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曲靖市麒麟区“挂包帮”“转走访” 工作简报 〔2020〕第01期

  • 信息来源区扶贫办
  • 文  号
  • 索 引 号
  • 发布时间2020-01-15 16:46
曲靖市麒麟区“挂包帮”“转走访”

工作简报


〔2020〕第01期
 
麒麟区“挂包帮”“转走访”联席会议办公室      2020年01月15日

本期要目
●  健康扶贫担使命 冬日走访送温暖
●  春节慰问贫困户 精准扶贫暖人心
●  区史志办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开展春节慰问
●  脱贫攻坚送温暖 春节慰问暖民心
●  春节慰问贫困户 精准帮扶暖人心
●  麒麟区科协开展“脱贫攻坚暖心拜年”活动
●  烤烟知名品牌创建联结小农户增收致富促脱贫
●  沿江街道“五举措”夯实服务基础,推进健康扶贫
 
 
健康扶贫担使命 冬日走访送温暖
 
  为切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促进健康扶贫理念深入民心,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度过一个健康平安幸福年。农历春节前夕,区卫健局挂钩干部分别到东山镇、珠街街道走访慰问挂钩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面对面送政策,心连心送温暖。
  在贫困户家中,卫健系统挂钩干部与老乡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每一户家庭在基本生活、家庭收支、子女就学、病患就医、住房改造、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及今后的打算,鼓励他们坚定生活的信心,勇敢面对困难,依靠当前党和政府的富民好政策,多想办法、广开门路,积极寻找生活的新起点,努力改善生活条件,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送上了春节慰问品。
  走访活动中,卫健干部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围绕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得病”四个方面的总体要求,在群众中广泛进行《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麒麟区健康扶贫措施问答》、《规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诊转院政策宣传》等政策讲解,并向贫困户普及日常保健、慢性病防治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了贫困户健康素养的同时,力求让便民利民惠民的健康扶贫政策家喻户晓,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健康扶贫工作的浓厚氛围,助力脱贫攻坚夺取全面胜利。
  此次春节走访慰问活动,共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58户,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赠送大米、食用油、白糖等生活物资,价值11600元,让建档立卡贫困户深切感受到了政策的关怀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文:麒麟区卫健局  赵子珺)
 
春节慰问贫困户  精准扶贫暖人心
--曲靖妇女儿童中心开展春节慰问帮扶活动
 
  在2020年新春来临之际,为增进帮扶干部和贫困户之间的感情,深入了解贫困户春节前期的生产生活情况,近日,曲靖妇女儿童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到帮扶的水井村委会和克以黑村委会开展春节慰问帮扶活动。
  中心领导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亲切交谈,嘘寒问暖,询问是否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每到一处,详细了解贫困户近期生产发展情况、生活状况及还待解决的问题等,鼓励他们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积极谋求致富的路子,同时还为贫困户送去价值4588元的食用油、面条、被褥等春节慰问品,把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
  随后中心领导与村委会领导召开帮扶工作现场会,深入了解水井村委会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现状,切合帮扶实际共同研究下一步如何开展帮扶工作,商议2020年的帮扶计划及帮扶措施。中心领导还看望了派驻水井村委会的驻村工作队,充分肯定了驻村工作队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付出的艰苦努力和工作成绩,勉励工作队员继续发挥吃苦耐劳精神,扎根基层,再接再厉取得新突破。
  这个冬天不太冷,精准扶贫暖人心。此次走访慰问贫困户,简短质朴话语,点滴真情行动,有效的拉近了帮扶干部与帮扶贫困户的距离,增进了感情,收获了信任,也充分的体现了曲靖妇女儿童中心的人文关怀精神,中心将继续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用真实的行动来帮扶贫困户,真正使帮扶活动不走过场,落到实处。
(文:曲靖妇女儿童中心)
 
区史志办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开展春节慰问
 
  2020年1月16日,区史志办干部职工分别到沿江街道小坝圩村、越州镇越州社区、三宝街道长坡村、珠街街道小河湾社区、沿江街道庄家圩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开展春节慰问。
  帮扶干部与困难群众亲切交谈、嘘寒问暖,了解近期生产生活情况,宣传党的政策和最新扶贫政策,根据个人情况给予他们生活生产帮扶,为他们送去大米、食用油、面条等物资,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祝福。
(文:区史志办)
 
脱贫攻坚送温暖春节慰问暖民心 
 
  为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要求,使建档立卡户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新春佳节。1月17日,麒麟区林业和草原局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送温暖活动。
  此次共走访慰问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工作队员1人。其中茨营镇整寨村建档立卡贫困33户、杨家村1户,茨营镇红土墙村委会1户,越州镇1户,东山镇独木村2户。
  帮扶干部与贫困户坐在拉家常、问冷暖、谈发展,详细了解贫困户的生活状况以及身体情况, 为他们送上大米、菜籽油、春联等,叮嘱他们一定要保持乐观心态,振奋精神,树立信心。
  通过开展慰问和结对帮扶工作,缓解了困难群众在取暖、衣被、资金、就业、脱贫等方面的困难,拓宽生活来源渠道,增强造血功能,同时使贫困户感受到关心,营造了和谐的节日气氛。
(文:麒麟区林业和草原局)
 
春节慰问贫困户  精准帮扶暖人心
 
  1月9日,珠街街道组织街道全体干部职工开展春节走访慰问贫困户活动,把温暖和祝福送到每一位贫困群众的家中,将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送到贫困群众的心坎上。
   此次春节慰问活动共向贫困群众送去114床毛毯和114带袋大米,总价值17100元。慰问期间,街道干部职工与贫困群众亲切交谈,详细询问贫困户近期家庭情况、生活状况、收入来源以及还有什么困难等问题,同时,还向贫困群众宣讲国家最新的精准扶贫政策,做好贫困群众的感恩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鼓励贫困群众坚定信心、自强不息,把握精准扶贫良好政策的机遇,依靠自身的努力和党委政府的帮扶,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通过春节前的走访慰问,街道干部职工以“接地气、心贴心”的实际举措,和贫困群众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让贫困群众如沐暖阳,倍感温暖,提前收到新春佳节的祝福,使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使他们更加坚定信心,对未来的日子充满希望。
  与此同时,曲靖市安徽商会也主动参与此次春节走访慰问活动,为联合村委会和青龙村委会两个山区村委会25户贫困户送来了春节慰问物资和新春祝福,共向贫困群众送来25带大米、25桶食用油和25提牛奶,价值5000余元。
(文:珠街街道)
 
麒麟区科协开展“脱贫攻坚暖心拜年”活动
 
  年末岁尾,情暖人心。区科协积极响应脱贫攻坚战部署,于2020年1月20日深入“挂包帮、转走访”联系点--越州镇大梨树村开展“脱贫攻坚暖心拜年”活动。
  新春将至,为确保区科协帮扶的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过上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区科协挂包帮职工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精心挑选了食用油、糕点、面条、床上用品、挂历等慰问物品,到贫困户家中拜年,和他们促膝交谈,详细询问了近期生产、生活情况、思想状况和困难,叮嘱他们注意安全,保重身体,送上节日问候,祝福他们春节愉快、家庭幸福。
  最后,区科协一行与村委会进行座谈,就每一户贫困户的新情况和2020年计划脱贫的贫困户脱贫计划进行了交流。
  通过活动,更加增近了帮扶人与贫困户的感情,一句诚心的问候语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一句简单的“谢谢”,坚定了帮扶人帮扶的决心。
(文:麒麟区科协)
 
烤烟知名品牌创建联结小农户增收致富促脱贫
 
  越州素有“云烟之乡”美誉,烤烟作为越州一大支柱产业,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抓住烤烟知名品牌建设契机,结合脱贫攻坚,链接乡村振兴,突出烟农增收致富。调整品种种植结构,提高烟叶单产和增加亩均收益作为主攻方向,以统一种植云烟97品种为核心,以提高品种质量为抓手,严控规模,强化政策宣传工作,推动越州烟叶生产向效益型、质量型转变。2020年,全镇烤烟指令性种植计划3.564万亩,比去年减少1080亩,烟叶收购计划9万担,比去年调减0.9192万担,力争实现烤烟产值1.4亿元以上。
  一、定位烤烟知名品牌创建
  结合越州产业发展实际,进一步完善示范区筹建规划和实施方案,绘制了《越州示范园区烤烟种植知名品牌创建规划图》,全力抓好核心烟区规划、土地流转和越州高效农业综合体建设规划,初步形成了烤烟生产、大蒜种植、稻田养鱼养虾、优质水果生产采摘、蛋鸡养殖、生猪养殖、高端农产品种植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实现功能定位从简单的农作物生产功能到集生产加工、销售展示、娱乐观光为一体的复合功能转变。
  二、聚焦品牌创建促脱贫
  越州镇以脱贫攻坚为统领,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精品。推行“以烟为主、集约经营、产业融合、田园美丽、烟农富裕”的烟叶发展模式,打造高效农业综合体缩影,突出抓好“规划先行、以烟为主、产业融合、效益优先、多方共赢”五个重点,将高效农业综合体打造与烟叶生产工作深度融合,协同推进,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2020年建档户烤烟种植434亩联结88户336人,户均增收10000元以上。
  三、着力“四个转变”,全面提升效益
  越州产业聚集,类别丰富,进一步增强了综合发展实力,着力“四个转变”,即“由单一的烟叶种植向大农业及农业旅游的转变;由单一的烟叶产业链向综合产业链转变;由单一的烟叶种植端向大农业的体验端转变;由单一的烟叶产出向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综合提升转变”。采取党支部+(烟-蒜-稻、烟-豆-稻、烟-豆-玉米)模式,实现了质量提升、效益提升、效率提升、效应提升。历年来,越州烤烟种植近4万亩,产业收益1.4亿元以上,促进了乡村振兴,奠定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基础。
  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利益联结
  品牌建设方向清晰,链接新型经营主体明确,利益联结增收明显。烤烟品牌建设依托越州烤烟种植优势,盘活资源,促进资源变资产,资产变效益,效益变收益。烤烟品牌创建过程中建立了劳资关系、产销关系、股份合作关系、资产收益关系、服务关系、订立协议等,实现了有劳动能力、产业发展意愿的烟农与新型经营主体至少有1项利益利益联结。每年烤烟收购过程中,烟叶初分预检、标准化分级技能培训,促进了劳务就业360人(建档户80人),人均工资80元至100元/天。同时对丧失劳动力烟农实行土地流转,户均财产性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
(文:越州镇)
 
沿江街道“五举措”夯实服务基础,推进健康扶贫
 
  为确保健康扶贫政策有效落实,扶贫目标提前实现,群众得实惠,沿江街道“五举措”助推健康扶贫“落地生根”,“喜结硕果”。
  实施“四重保障”政策,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有序解决。健康扶贫的关键和核心是有效落实“四重保障”政策,“四重保障”同时也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解决“群众看得起病”的核心内容,街道高度重视“四重保障”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贯彻落实,着重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四重保障”中得实惠:一是完善和优化乡村两级医院管理系统和医保系统端口对接,夯实“四重保障”工作基础;二是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建立和完善“四重保障”组织管理资料,确保“四重保障”账目清楚,管理规范,有据可查;三是建立定期督导检查机制,确保“四重保障”减免规范,比例达标,报销到位;四是及时录入系统信息,确保异地就医“四重保障”信息动态更新,;五是定期追溯过问“二次回补”兑现,做好回补政策“监督员”,确保卡户报销补偿利益。卡户住院人员四重保障补偿比例达90%以上。
  强化自身建设,满足贫困群众服务需求。强化自身建设,努力满足贫困群众服务需求,是健康扶贫措施中“方便看病、看得好病”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健康扶贫政策的根本要求,是满足贫困群众服务的急切需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立足自身实际,找准问题切入点,狠抓落实,一是严格按要求落实便民惠民措施: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报政策,让持证、持卡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享受到就医便捷;二是加强村卫生所硬件建设,提升卫生所综合服务能力:目前已完成8个村级卫生所改扩建工程,完成建设资金200余万元,新增业务用房面积达1267平方米,乡村医生42人,每千人口配比1名乡村医生,卫生所基础硬件得到全面改善,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三是补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短板,进一步增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投入资金20余万元,完成院内修缮及建筑外墙体立面改造;投入资金达117万元,引进并更新部分先进医疗设备,诊疗环境和水平全面提升,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四是深入开展乡村两级医务人员专业技能和水平提升工程:采用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服务形式,加强合作,取长补短,有序提升,近三年完成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3人,送出轮训12人次,邀请上级师指导27人次,在岗人员副高3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28人,全部达到中专及以上学历水平。
  精心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融入到健康扶贫工作中,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中精心组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家庭医生签约率100%的目标,并按照“签约一人,服务一人,做实一人”要求,深入贫困户家里,田间地头,为其提供连续、可及、高质量的健康体检和重点人群随访服务,在践行家庭医生履约服务的同时,增加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信任,促进了情感交流,同时也为大病专项集中救治做好基础性工作,增强建档立卡人员获得感,提升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满意度。每年规范开展一次健康体检,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2019年体检131人,体检率达94.93%。每季度入户开展1次走访活动,适时完成长期在外打工、就学等人员返家后的家庭医生签约、健康体检等服务。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家庭医生签约131人(除外长期在外务工人员4人、长期住院2人、被外地签约1人),签约率达100%,签约后履约率达100%。
  积极争取上级医院支持,完成大病集中救治。落实大病专项集中救治是健康扶贫工作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健康扶贫深入开展的重要抓手,中心高度重视大病集中救治工作的落实,一是准确掌握大病病种: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中定期筛检,及时发现、摸排出26类32种大病人员名单,为开展集中救治奠定基础;二是建立个人档案:按“一人一档一方案”要求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三是每年集中开展一次大病救治:全面配合麒麟区人民医院、麒麟区妇幼保健院、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对口支援医疗机构,按照“病人不动、专家动”的要求,开展大病患者集中救治,真正让需要救治的患者享受到健康扶贫政策的“阳光”,目前全街道26类32种大病共21人,集中救治率达100%。
  分类因病施策,精细管理到人。结合实际,因人分病,因病施策,做到精细化管理,确保每一名建档立卡患病人员得到及时发现、管理、救治。目前全街道实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36人,筛查出疾病患者47人,其中大病患者21人,有高血压患者22人,规范管理22人,规范化管理率达100%;糖尿病患者6人,规范管理6人,规范化管理率达100%;重性精神病患者16人,规范管理16人,规范化管理率达100%;结核病0人;老年人25人,规范管理25人,规范化管理率达100%。
脱贫攻坚在路上,健康扶贫任重而道远。通过健康扶贫工作的开展,全街道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指标达标工作,狠抓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真抓实干,达到了预期目标,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能有病治病、无病防病,贫困群众获得了极大的利益,享受到实惠,幸福感、获得感得到极大提升。
(文:沿江街道)
CopyRight 2016-2022 版权所有 |  备案号:滇ICP备05005095号-2 滇公网安备53030202000210号 技术支持: 华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