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麒麟区“挂包帮”“转走访”
工作简报
〔2020〕第18期
麒麟区“挂包帮”“转走访”联席会议办公室 2020年9月30日
本期要目
● 茨营镇:把牢党建“定盘星”,共赴幸福小康路
● 产业帮扶“菇”起贫困户钱袋子
● 麒麟东山石头寨驻村工作队用心用情去扶贫
● 区城乡投集团扶投公司开设消费扶贫专区
● 扶贫先扶智,扶智从娃娃抓起
● 区民政局携手区卫健局为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义诊活动
茨营镇:把牢党建“定盘星”,共赴幸福小康路
茨营镇是一个传统纯农业乡镇,2019年之前,全镇10个村中有一半左右是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因村集体无经济收入,农民收入来源仅靠传统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维持,茨营镇成为麒麟区贫困人口最多的乡镇。从省级贫困镇到2017年脱贫出列,茨营镇通过党建引领“唱新戏”,产业集聚“拔穷根”,走出一条补短板、强弱项、兴产业、强收入的特色脱贫路子。
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有力助推全镇实现整体“摘帽”发展产业是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之策,在镇党委谋划下,成立了农业园区联村党委,依托茨营镇农业园区联村党委的建立,按照“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要建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党建工作思路,联合上市企业江苏华佳集团,建立麒麟区茨营镇农业园区联村党委蚕桑产业党支部,通过党支部带总支、强产业,党员带示范户、强创业,合作社带群众、强家业的“三带三强”机制,蚕桑动能进一步释放,确保脱贫攻坚有保障,群众走上致富路。
坚持党支部引领党员示范,深入开展产业帮扶脱贫路上,党支部不仅是“战斗堡垒”,更是“产业先驱”,在产业发展路上另辟蹊径。通过“党支部+合作社(企业)+贫困户”模式,引导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流转土地或土地入股等方式,增加资产性收入。哈马寨村结合消费扶贫和吉玛特超市签订40吨农产品购销协议,由镇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向贫困户统购农产品,增加农副产品销售收入。茨营连片蔬菜棚区内个别大棚上张贴着“党员示范棚”,这些大棚经营者均为党员,他们不仅是建棚的带头人、技术的指导者,还是当地群众的“致富带头人”。杨家村投资建设的食用菌扶贫大棚,投资600多万元建设食用菌生产大棚113个,目前已有39户贫困户承包80个大棚,已投产。引入公司在杨家村流转流转72亩土地种植莲藕,惠及320户农户。坚持开展就业帮扶,激发内生动力。茨营镇率先开展“三联三争”活动,联合辖区内企业和10个村(社区)合作社,成立茨营镇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提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组织化程度,实现贫困群众和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100%建立。充分利用茨营镇就业扶贫党群服务中心,通过村企对接、订单培训、全程护送等方式,有组织的开展劳动力输出,有序转移劳动力。同时,积极引导本地企业、合作社优先使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地务工,目前,精准就业省、市、区及本地务工共515户912人。目前,绿币爱心超市运行良好,已兑换积分5万多分,很好地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同时通过“五面红旗”的创建,对创建达标的村组干部给予不同程度的工资性奖励,基层干事创业激情全面激发。目前,共争创区级红旗14面,红旗标兵14个,兑现“红旗”奖励90.93万元。
目前,茨营镇最后3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全镇产业扶贫成效明显,集体经济收入连年增加,村村都有了“家底”,从“空壳”到小康,从外出打工到回乡务工,茨营镇走出一条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带领百姓脱贫致富的小康路。(张文开)
产业帮扶“菇”起贫困户钱袋子
许多人生活的担子总是一头装着痛苦和不幸,一头载着幸福和希望,当他们靠着自己的顽强和不屈,依然无法保持着这副重担平衡的时候,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和措施,显然在他们“幸福和希望”这一头增加了砝码,使他们能够在生活之路上继续前行。
时值金秋,天空蓝的像水洗过一样。在麒麟区茨营镇杨家村姬松茸种植基地上,建档立卡户余桃建忙得不亦乐乎,正在自家承包的种植大棚中进行采菇、运输、烘干等一系列流程,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是当地的建档立卡户,原本家庭美满,过着男耕女织其乐融融的正常生活。但天有不测风云,妻子遭病痛缠身,常年卧床,为医治妻子花光了家庭所有的积蓄;孩子又因家庭贫困早早便辍学外出打工,自己在家既要照顾卧床的妻子,又要操持农务,精力分散且传统农业收入微薄,导致日子越来越难。
2019年11月,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下,茨营镇引进麒麟城乡投集团,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建设了以姬松茸种植为代表的产业扶贫试点项目,本次项目一期种植面积约128.6亩,建设113个竹制大棚。建成后由杨家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首先认领承包大棚,以劳务入股,“按劳取酬”。由公司提供技术指导、技术支持及销售渠道,结合“土地流转+贫困户”、“ 就地务工+贫困户”、“ 劳务承包+贫困户”、“ 订单生产+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模式,大力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夯实农民增收脱贫根基。
建档立卡户余桃建说:“基地技术员从堆捂发酵、通风浇水、到出菇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对我们进行指导,2020年6月底出菇到现在短短3个月不到,我承包种植的两个棚产量达到6吨左右,收入2.4万余元。家里还有5亩地分别种植了水稻及玉米,在打理好自家土地的基础上还能把把姬松茸管理好,同时离家较近,方便照顾妻子,多亏了这个产业扶贫项目,今年我家里收入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党的领导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我有信心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建档立卡户刘国方由于缺乏资金技术,长期嗜酒,导致贫困,家庭不和,日子得过且过。项目引进后,看到周边平时跟自己家情况差不多的农户承包大棚开展种植,在专业技术人员的辅导下产量有保障,产品有销路,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他也经过劳务承包了两个种植大棚后,生活不再向原来一样无所事事、整日酗酒。现在的他精神面貌及脱贫主动性上都有了较大的转变,见到我们笑嘻嘻的说道:“明年我还要再劳务承包两个大棚,现在白天凭借自身劳动换来收入,晚上回到家还能吃上媳妇下厨热腾腾的饭菜,日子觉得有了奔头”,许多象余桃建、刘国方这样的贫困户在姬松茸产业的帮扶下鼓起了“钱袋子”。
基地管理人员小刘、小关自项目建设伊始便深深扎根于生产一线,从原先的“种植小白”到现在的“半个专家”,经历了许多夜以继日酸甜苦辣的实践与探索、冷暖自知。通过对项目的全程管理跟踪,他们深深感触到:“扶贫先扶志,必须改变建档立卡户原先等、靠、要的消极落后意识。
产业扶贫,精准扶贫不仅仅是一句高尚的口号,广大干部必须真正走进农村、走入基层,关心农民疾苦,才能真正为贫困群众谋出好方法、找到好路子。”同时表示:“区城乡投集团、区扶贫公司将切实履行国企的责任担当,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这一核心,以培植特色产业为重点,进一步扩大项目建设规模,让更多的贫困人口参与其中,感受到党和政策的温暖。”试点项目建成后,可以提供或带动农户1383户就业增收,加快全村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刘 乐 何洪兵 钱晓阳)
麒麟东山石头寨驻村工作队用心用情去扶贫
“你咋会没去读书,想不想去读书?考不上高中还可以读职中的啊!只有读书才能学有一技之长、以后才有更多的出路,才能彻底改变贫困的面貌……”
石头寨驻村工作队在入户走访中得知贫困户杨来庆15岁的女儿杨某某今年未能考取普通高中,便一直留在家中放牛的消息后,着急的就赶往了杨来庆家。
经了解,小姑娘杨某某本人有继续求学的愿望,但受限于家庭情况(杨来庆智力二级残疾,属石头寨村兜底保障脱贫户),小姑娘自己又不想给家里增添负担,未考取普通高中后,便一直留在家中干农活。
工作队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宣传政策以及耐心的沟通,说服了杨来庆让女儿到职业中学就读,考虑到杨来庆的个人情况,工作队为其联系好学校,并亲自将孩子送到了学校就读。
在石头寨村得勒坡小组,建档立卡户周某某自小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一直勤奋苦读,于今年7月大专毕业,受疫情影响一直未找到工作,工作队主动入户了解情况后,积极为其提供各项招聘政策信息,帮助其积极备考,后积极引导其报考麒麟区人民法院书记员岗位,现已成功考取书记员岗位,已工作近半年,实现了他的就业梦。
自驻村帮扶以来,石头寨工作队聚焦青少年儿童的教育就学情况,力争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工作队通过“三讲三评”、上门辅导、提供咨询、宣讲政策、联系就业等方式为孩子们在就学、就业方面提供帮助。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全村的重学重教之风愈加浓厚,先后有5人考取本科以上院校、其中博士1人。
“脱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驻村更是要下绣花功夫,把工作落到实处、落到细处、着眼长处。不能让孩子因为远离知识而无力,不能让成年人因为缺乏技能而无助,不能让老年人因为缺乏保障而无奈。精准扶贫就是力争让每一个人都有更好的生活,让孩子有改变命运的机会。”石头寨驻村工作队长朱恩弘说道。(付文飞)
区城乡投集团扶投公司开设消费扶贫专区
近日,区城乡投集团扶投公司在麒麟花园美嘉华商业广场(沃尔玛超市出口处)开设消费扶贫专区,9月23日上架农产品正式投入运营。
区扶投公司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互利共赢原则,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扶贫公司形成合力,加强统筹,科学组织,搭建扶贫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加大区域产销对接。目前已从7个涉农乡镇街道、村社区合作社收集了10余个品类的特色农副产品进行集中供应,包括潇湘特色水果、茨营姬松茸、精品阳光玫瑰、沙坝食用玫瑰、曲靖小粑粑、农场山特蜂蜜、绿皮鸡蛋、越州老酱等可供选购,价格实惠,品质优良。
下一步,三级扶贫公司将加强联动,通过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食堂、职工工会节日慰问和扶贫专区等方式进行定向直供直销,订单合作,拓宽消费扶贫渠道,切实解决麒麟区产品规模小、销路窄、组织化程度低、增产不增收等突出问题,促进农产品、畜产品、劳务服务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通过土地流转、提供就业、产品及服务消费等途径,坐实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引导贫困地区生产好产品、打造硬品牌、对接大市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形成可持续增收长效机制。(何洪兵)
扶贫先扶智,扶智从娃娃抓起
--麒麟区科协到越州镇大梨树小学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普齐步走”活动
9月30日上午,麒麟区科协联合曲靖市科协到越州镇大梨树小学开展“麒麟区2020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大手拉小手,科普齐步走”活动,为326名学生上了一堂“科技课”。
活动中,科普志愿者带来的机器人表演、科学实验秀、科普演讲、科技小制作等科技活动受到学校的热烈欢迎,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与科普器材近距离接触,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启迪了心智,达到预期活动目的。
首先,音乐响起,机器人跟着音乐节奏跳起舞,随着劈叉、单手倒立、摇头、下蹲、扭腰等一个个憨态可掬的舞蹈动作展开,整个操场上立刻活跃了起来。接着,科学实验秀开始了,《铅笔穿水袋》和《可乐喷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同学们情绪高涨,一个个跃跃欲试,得到机会的同学在其它同学羡慕的眼光下同老师一同完成了实验,通过科普志愿者的讲解,同学们似有所悟,接触到了教课书上没有的科学知识。
接着,同学们依依不舍的进入了教室,观看了科普视频,倾听《你可能需要“脏”一点》、《达饮原的前世今生》《3D打印机》等精彩的科普演讲,一起动手进行了《机械密码箱》、《太阳能小车》等科技手工制作,在动手过程中感受科技的魅力。最后,老师要求每位同学发挥想象的翅膀写一篇科技活动观看感,期待孩子收假后能交上一篇让自己满意的、优秀的作文。(丁冬萍)
区民政局携手区卫健局为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义诊活动
为帮助麒麟区先心病患儿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由麒麟区民政局、区卫健局联合发文,于9月19日,在麒麟区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六楼为麒麟区家庭贫困且年龄在18周岁(含18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病儿童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的免费义诊。
本次活动,主要针对麒麟区农村贫困家庭、低保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患儿,凡经审核符合救助条件的先心病儿童。患儿住院治疗费用将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减免部分、当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一部分、云南省慈善总会“心动云南”项目资助一部分、患儿家庭自筹一部分,救助额度一般在3000-10000元不等。
义诊当天,共计有62人次参加进行了心脏听诊和超声检查义诊活动。(赵稳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