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曲靖市麒麟区“挂包帮”“转走访” 工作简报 〔2020〕第17期

  • 信息来源区扶贫办
  • 文  号
  • 索 引 号
  • 发布时间2020-09-30 16:29
曲靖市麒麟区“挂包帮”“转走访”
工作简报
〔2020〕第17期
 
麒麟区“挂包帮”“转走访”联席会议办公室   2020年9月15日

本期要目

●  麒麟东山提高“三个组织化”程度促长效脱贫
●  三宝街道文化扶贫路上的“点点滴滴”
●  爱心资助贫困学生 情暖人心圆梦助学
●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巩固脱贫成效
●  区交警大队“挂包帮”“转走访”脱贫攻坚助力联合村委会实现“大变样”
●  麒麟区财政局消费扶贫出实招

麒麟东山提高“三个组织化”程度促长效脱贫
 
    为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实做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实现产业全覆盖、利益全联结、收入全支撑、脱贫长效化,东山镇立足“三个组织化”精准发力、实现长效脱贫。
     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东山镇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之举、治本之策,打造政府、合作社(市场主体)、银行(信贷)、贫困户“四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新格局,一是鼓励产业聚集化、规模化发展,引导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或土地入股等方式,增加资产性收入。二是镇扶贫开发公司向贫困户统购大米、玉米、红豆、洋芋、禽蛋、生猪,并按销售收入的10%奖补贫困户,增加贫困户农副产品销售收入。三是通过合作社带动贫困户种植烤烟、辣椒、魔芋等,增加经济作物收入。预计今年已脱贫户中有103户种植烤烟、85户种植辣椒、156户种植魔芋、169户从事养殖;未脱贫户中有44户种植烤烟、33户种植辣椒、52户种植魔芋、76户从事养殖。
     提高就业扶贫组织化程度。东山镇把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开发,加强劳务产业班子建设,设立转移就业小分队,出台26项优惠政策,推动劳动力有组织、成建制地转移。一是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力度,以砌筑工、电焊工、保育员、厨师及种养技术为主要培训内容,逐步提高贫困人口就业技能;积极与人社部门加强岗位信息对接,有序转移输出贫困劳动力。二是积极协调本地煤矿企业、施工队、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优先使用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其提供镇内长期或季节性务工岗位。三是针对弱劳动力特殊贫困群体,结合实际开发村级护林、保洁、集体资产看护等岗位,解决就业问题。截至目前,已脱贫户本地务工857人、外出务工524人、从事公共服务岗位67人;未脱贫户本地务工176人、外出务工132人、从事公共服务岗位62人。
    提高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程度。东山镇认真贯彻中央“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的决策,深入调研,精准锁定搬迁对象,其中,以集镇安置和村内安置相结合的方式抓实扶贫搬迁安置工作,完善公共资源配套设施。并由东山镇扶贫开发有限公司筹资建设高家村易地扶贫搬迁综合农贸市场及扶贫车间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易地搬迁户创业、就业问题。(付文飞)

三宝街道文化扶贫路上的“点点滴滴”
 
   扶贫的关键是扶人,脱贫的关键是摆脱贫困的思想观念、脱掉文化的“贫”,这就需要文化来滋养。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三宝街道充分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和“扶精神”中的作用,大力开展文化扶贫活动,补齐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培育乡村文艺队伍,利用各种平台,开展政策咨询、科技培训、文艺展演、电影放映、全民阅读等文化惠民服务活动,真正把“文化扶贫”落实到“扶志、扶智、扶精神”上来。
   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发展迅速。近年来,街道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争取扶持专项资金120余万元,其中,文化活动小广场建设资金100余万元,村级文化活动室20余万元,建设文化活动小广场39块,村级文化活动室32个;新建贫困村文化活动室8个,文化活动小广场6个;配发安装29套体育健身路径、22副篮球架、12张乒乓球桌投入使用,截至目前,三宝街道文化阵地建设工程覆盖率达90﹪。
    爱心励志--多种形式文化扶贫。街道多次在长坡贫困村学校举办学生读书活动和捐赠图书,开展“农家书屋”文化工程。通过感恩教育、艺术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激励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立志以知识改变命运,让孩子们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收获心灵滋养,并协调相关部门对贫困学生、特殊群体学生捐赠图书5000余册。
针对贫困村开展文艺创作,创作生产音乐、舞蹈、小品等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0余件;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抓好扶贫主题文艺创作,精准开展脱贫攻坚主题专场文艺巡演10余次;在各村(社区)放映农村公益性电影共750场,并利用电影放映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文旅融合--加强自身文化建设。街道利用长坡村委会少数民族优势,重点打造长坡特色文化旅游项目。通过长坡旅游扶贫项目实施,以发展旅游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农民增收、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强劲带动能力,助推长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贫困户脱贫致富。一是与促进产业、就业相结合。目前,因长坡农村旅游业发展带动,促成30多户贫困户增加农副产品、扩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贫困人口直接从业人员已达20人以上,间接从业人员40人以上,促进从业人员年增收10%以上,实现因旅游业发展带动脱贫13户,占长坡贫困户10%以上;二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把旅游元素融入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开办农家乐、旅游餐饮店等。目前,长坡贫困村共有农家乐2家,乡村民宿1家。
    重点打造长坡彝人农庄、彝人谷、南湖山度假区、滥泥箐斗牛场、小海子生态湿地、爨鸡养殖基地等项目,注重旅游亮点打造与民族文化的结合,加强旅游文化研究、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让“在场旅游、在版旅游、在线旅游”观念深入人心,依托各大景点和民族文化特色,举办“斗牛”、“火把节”“山歌比赛”“徒步行”、“炫彩跑”等节庆活动,配设专人负责宣传促销工作;通过各类旅游信息网,进行宣传,进一步提高长坡的知名度,拓展客源市场,提高旅游效益。
    近5年来,长坡全村居民收入4000余万元,通过彝人谷等景点接待游客8万人次,创造收入2000多万元,达到居民收入10%以上,旅游产业发展有效助推长坡贫困村脱贫。长坡村委会于2019年创建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计划于2021年实现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区等的厕所达到三星级标准,并实现"数量充足、卫生文明、实用免费、有效管理"的要求。(王克燕)

爱心资助贫困学生 情暖人心圆梦助学
--曲靖妇女儿童中心教师资助贫困学生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奉献爱心,收获希望。为了让贫困学生能够安心入学,3年前曲靖妇女儿童中心教师缪婴海参加了“爱在珠江”贫困学生志愿帮扶活动,并与贫困学生邹月芳结为互助帮扶对子。
     解决好贫困学生的上学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推进脱贫攻坚的重点问题。3年来,缪老师把竭诚服务青少年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为贫困学生就学提供帮助,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今年9月受资助的邹同学以617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昆明医科大学,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邹同学表示一定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今后将继续发奋努力,掌握本领,增长才干,把感恩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学成归来建设家乡。(缪婴海)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巩固脱贫成效
 
    曹新作为麒麟区能源局派出干部,担任转长河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以来,一直致力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强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带领村委会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积极组织扶贫公益性岗位人员参与整治工作,形成“心向一处想、劲向一处使”的工作合力。为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有效开展乡村环境卫生整治,达到“乡村规划好、环境卫生好、配套设施好、管理机制好”的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但是因为硬件条件的限制,村内垃圾清运工作比较滞后,村内各个垃圾池内的垃圾定期清理,不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大量垃圾长时间的堆积既影响村容村貌,也不利于村民的卫生健康。曹新一心想改变这个局面,向派出单位领导反映了当前的困难。局领导在得知情况后,高度重视,亲自到实地进行考察调研,在充分了解情况后,麒麟区能源局研究决定,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拨出资金10万元作为东山镇转长河村委会提升人居环境专项经费,用于购买1台垃圾钩臂车、5个垃圾钩臂箱,分别放置在转长河村委会的5个自然村,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定点投放垃圾,为群众营造一个干净整治的生活环境。
    麒麟区能源局一直把提升人居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后将继续认真研究具体帮扶措施,切实在精准扶贫行动中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帮助贫困户早脱贫、早致富。区能源局驻村工作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绝不辜负各级领导的期望。(曹新 黄小文)

区交警大队“挂包帮”“转走访”脱贫攻坚助力联合村委会实现“大变样”
 
    2016年至2020年,麒麟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会议精神及相关政策法规,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筹部署,认真落实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的挂包责任,通过物资协调、资金帮扶、项目建设及个人资助等方式,深入推进“挂包帮”“转走访”活动,有力助推珠街街道联合村委会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
    五年来,大队先后帮扶联合村委会资金102万元。其中,帮扶春耕生产物资经费11万元,投入资金26万元新建农村太阳能路灯“亮化工程”,投入资金40万元硬化、维修农村道路6.9公里,新建村民活动广场3个,投入资金20万元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投入资金5万余元改善联合小学生活条件、安全防护设施。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回访360余人次,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15个,个人捐赠物品、资金4.85万元,2019年底联合村委会完成整村脱贫出列任务,大队13名干部挂钩帮扶的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并持续巩固,农业生产保障、交通出行条件、乡村环境卫生等方面得到显著改善和提升,助力联合村委会实现了“大变样”。
 

麒麟区财政局消费扶贫出实招
 
   “小刘,请帮我从扶贫挂钩点买50个鸡蛋”。
    “我也要100个。”
   “还有吗?现在还可以预定么?”
……
    一到星期四,麒麟区财政局驻转长河村委会工作队员刘方伟的手机就响个不停,电话、微信里都是单位其他同志要订购农副产品的信息,他要忙着一边接听信息一边做好登记。很快,转长河村委会现有的农副产品预定一空。
刘方伟说,受疫情影响,今年转长河村的农副产品销售困难了不少,得知该情况后,麒麟区财政局机关同志建立了消费扶贫微信群,每周四在群里统一发出订购需求,驻村工作队员主动当起“销售员”,按照需求清单购买后送货上门。
     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消费扶贫的工作部署,区财政局迅速行动,以微信工作群为主要渠道,“群众供货、队员下单、干部买单”,开展农副产品定向购买,帮助挂钩扶贫点群众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直接增加了贫困户收入。不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而是通过“以购代扶”、“以买代帮”等方式,让转长河村的优质农副产品“走”进机关,精准扶贫的理念传到基层,潜移默化中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区财政局不断深化责任意识,凝聚帮扶共识,铆足脱贫干劲,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实处发力,以众志成城之志凝聚决胜小康之力。(区财政局)
CopyRight 2016-2022 版权所有 |  备案号:滇ICP备05005095号-2 滇公网安备53030202000210号 技术支持: 华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