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曲靖市麒麟区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
纲要(2021—2025年)》的通知
各镇(街道),区直各单位:
《曲靖市麒麟区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年)》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1月28日
曲靖市麒麟区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21—2025年)
为充分发挥地方志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推动“十四五”时期麒麟区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方志文化需要,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曲靖市麒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曲靖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年)》,结合麒麟区地方志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十三五”时期基本成就和“十四五”时期发展机遇
“十三五”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地方志办公室的关心指导下,通过全区地方志工作者辛勤努力,全区地方志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地方志事业全区联动、上下一体,形成新的格局。“两全目标”(至2020年底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二轮修志规划任务,实现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全面完成,年鉴、志书、地情资料质量稳步提高,区地方文献室建设稳步推进,方志文化微视频等方志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成果显著,区地方志办公室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2019—2020年,《麒麟区年鉴(2020)》获得第八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二等年鉴;麒麟区地方志办公室被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表扬为“云南省第二轮修志工作优秀集体”、2名地方志工作人员被表扬为“云南省第二轮修志工作优秀个人”。
同时,全区地方志事业也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因素,主要是: 依法修志与依法治志还不够完善;一些镇(街道)、部门和单位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高,对地方志事业发展支持力度不够大;地方志事业发展还存在着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经费投入不足、政策支撑不健全;干部队伍整体水平难以适应第三轮修志工作需要,地方志工作信息化水平不够高等困难和问题。“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全区地方志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要紧紧抓住建设文化强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紧贴发展大局,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科学规划、统筹推进,突出特色、扩大优势,深挖潜力、补齐短板,推动全区地方志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执行《地方志工作条例》《云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牢记“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初心使命,紧紧围绕服务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依法治志,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作用,努力开启新时代麒麟地方志事业发展新局面,为推动麒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方志力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地方志工作的体制机制,强化全区地方志工作机构党组织自身建设,确保党在地方志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指导、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
2.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导向,以坚强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编修好社会主义新方志。通过编修和开发利用地方志,传承麒麟历史,记录麒麟区情,以权威的、大众的、丰富的、优秀的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社会。
3.坚持依法修志治志。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新要求,全面推进依法修志、依法治志。区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依法履行对本区域内的地方志编修工作进行组织、指导、督促、检查和编纂的职责。
4.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始终坚持地方志的官修性质和史料的权威性,坚持地方志的思想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在继承和发扬地方志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工作创新。深化对地方志编修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与时俱进推动地方志编纂方式、存藏样式、传播形式、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创新发展。
5.坚持方志文化自信。地方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动力源泉。要坚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传统方志文化自信。
三、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到2025 年,全区地方志工作机构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编纂一批经得起时代和历史检验的区级地方志精品和综合年鉴,编修一批文化厚重、特色鲜明的镇(街道)、村(社区)级地方志书和部门志、行业志、地情文献,高质量推进区级方志馆建设,扎实完成一批数字化、智能化方志资源开发和利用项目,存史、资政、育人全面突破,取得新成效。
(二)主要任务
1.扎实完成修志任务。选调培养一批地方志高素质专业人才,全面启动第三轮地方志编修工作;推动全区部门志、行业志做到应修尽修,为麒麟区发展留下丰富史料;结合各镇(街道)、部门工作实际,统筹指导编纂脱贫攻坚志、全面小康志、抗击新冠感染疫情志等专项志书;助力乡村振兴,以中国传统村落志为重点,加大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力度,力争完成越州镇潦浒社区大村、珠街街道中所村委会箐口村2个中国传统村落志的编纂任务;完成好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安排部署的志书等编纂任务。
2.积极开展方志资政服务。聚焦地方志工作主业主责,进一步提升全区地方志机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以地方志成果为基础,围绕麒麟区的基本区情和各镇(街道)、部门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难点、热点,深入开展专题研究,充分利用专家学者力量开展建言资政活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提供资政服务。
3. 提升综合年鉴编纂质效。坚持地方综合年鉴由区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编纂,继续推动区级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全覆盖,一年一鉴,并于当年底前公开出版。强化精品意识,以《麒麟区年鉴》创建精品年鉴为抓手,推动引导区级年鉴参与精品年鉴创建工作。按照中国精品年鉴工程的标准要求,不断提升《麒麟区年鉴》编纂质效,进一步完善框架结构、丰富资料内容、提升编纂质量、提高出版时效,更好地发挥决策参考和信息查询服务功能。加强年鉴业务培训与指导,促进区级年鉴科学发展,提高全区年鉴编纂的整体水平。
4. 抓好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紧紧围绕麒麟发展定位,深入发掘地方志资源,拓展地方志工作领域和工作内涵。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打造“麒麟美名”微视频等方志文化传播品牌。充分发挥地方志在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城市文明探源等文化强区建设方面的功能作用。积极争取市级“学史用志”示范点项目,扩大各类方志书籍赠阅面。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科技手段,以影像、动漫、视频、音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大方志文化传播;开展地方志“六进”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网络),推动全社会读志、用志、传志。
5. 统筹各级方志馆(室)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方志馆建设规定(试行)》精神,将方志馆建设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建设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谋划建设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的方志馆(室)。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方志文化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区级方志馆与图书馆等文化场馆同步一体建设,发挥方志馆育人功能;不具备独立建馆的镇(街道)、村(社区)可依托文化馆、村史馆、“道德讲堂”等建设方志室。推进方志馆数字化建设,建成一批网上方志馆、数字方志馆,实现地情资料数字贮存、在线阅读、移动视听、智能检索等功能,提升方志馆公共服务水平。
6.加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继续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推动“互联网+地方志”建设,依托数字方志馆,加强志鉴成果全文检索数据和线上电子阅览系统建设,加快地情资料数字化、网络化进程。进一步优化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展示平台,创新方志成果显现形式,推动方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7. 开展旧志谱牒整理。汇集麒麟区旧志和旧志整理成 果,按省、市地方志办公室要求整理上报麒麟区旧志集成。对麒麟名人家谱、族谱进行征集、整理和研究,编纂出版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需要、与现代教育理念契合的家风家教读本。
8.规范方志资料征(收)集管理。健全和完善全区地情资料征(收)集管理制度,着力征(收)集一批价值较高的资料进入馆(库、室)藏,由专人管理;通过社会征集、田野调查、口述史整理等方法,拓展资料征(收)集范围和渠道;推进资料数字化管理,将资料管理工作推向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完善征(收)集标准,将爨文化等特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资料(含多媒体音像资料)纳入收藏范围。
9.扩大交流合作。坚持开门修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加强与省市地方志机构和党史、宣传、文化旅游、教育等部门的交流合作;加强与区域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史馆、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相关学会及文史专家、地情爱好者、文化传承人的交流合作,强化地方志基础理论和编纂实践研究。
10. 加强方志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全区地方志人才培育工程,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能力培训,着力培养知名的地方志人才、地方志专家、地方志编修业务骨干;建立麒麟区三轮修志专家组,广泛吸纳各类专业人才支持地方志事业发展;推动地方志干部跨部门、跨行业轮岗、挂职交流,培养复合型人才。
四、保障措施
(一)法治保障
贯彻落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云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和《曲靖市地方志工作管理规定》,加强对外宣传,强化依法治志意识;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主编责任制,健全区、镇(街道)两级地方志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完善社会各界参与地方志工作的制度,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加强对地方志、综合年鉴编修等工作的督促检查,健全和完善目标考核责任制、督查通报制,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二)组织保障
在区、镇(街道)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地方志工作,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地方工作日程,落实“认识、领导、机构、编制、经费、设施、规划、工作”到位的“一纳入、八到位”工作机制;区级地方志办公室每年要研究一次地方志工作,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专业要求,选优配强地方志工作机构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
(三)经费保障
各镇(街道)和区直各部门要将地方志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对地方志项目经费的支持力度,改善地方志工作条件和图书资料收藏保管条件,保障修志、编鉴、著史、方志馆建设、信息化建设、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旧志和谱牒整理、人才培养、合作交流等工作,建立同项目需要、人才使用相匹配的经费保障机制。
(四)宣传保障
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和活动,积极弘扬方志文化,大力宣传地方志工作机构和地方志工作者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取得的新成绩、作出的新贡献;加快地方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拓宽地方志文化公众服务渠道,积极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推出一批可信、可用、可读、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地方志精品。
各镇(街道)和区直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地地方本部门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要切实加强分类指导、统筹协调,对规划纲要落实和执行情况每年进行一次督促检查,及时通报情况,推动全区地方志事业进一步健康、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