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政府
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0号提案
办理意见的函
孙志祥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麒麟区农村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方面的提案》(第10号),交由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调整优化农村学校布局。
一是科学谋划农村教育布局。区教育体育局会同有关镇(街道)、自然资源、公安、统计、发改等部门对农村学校现状、人口分布、交通资源等情况开展调研,根据新型城镇化进程,科学测算学龄人口流动和变化趋势,按照“整合集中、优质均衡、共享特色”的原则,采取提升、扩建、迁建、新建、撤并“五个一批”的措施,进一步优化调整与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相适应的教育资源布局。二是全面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强化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区直属小学“一对一”帮扶城郊学校,实行学校校长捆绑考核,确保3年期内帮学质量实现提升,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对1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在充分遵循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适度集中办学、分段办学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满足适龄儿童就学需求。三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深化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加速城乡教育教学教研一体化建设,释放“总校+分校”集团化办学改革活力,不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支持东山、越州、茨营等农村中学发展,保持生源、师资总体稳定。推进珠街2所中学、沿江2所中学整合力度,实现招生入学、教育教学、人事财务等一体化管理。加快推动区十中在东南片区实现集团化办学,2024年领办区十四中(在建靖宁东路中学)。
二、全力保障农村教育投入。
一是坚持教育经费优先保障。协调财政部门保障农村教育经费按时足额拨付,确保农村学校正常运转。二是持续拓宽资金保障渠道。成立麒麟区教育发展基金会,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捐赠资金依法依规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资助困难学生等,全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三、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持续优化师资力量配置。盘活用好编制资源,持续完善公办学校教职工补充机制,根据农村学校年度入学需求配齐配强教师,拓宽中小学体育、艺术、英语、信息科技等紧缺学科教师补充渠道,加大对国家公费师范生和“双一流”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聘力度,逐步解决农村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二是完善教育人才激励机制。以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深化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和任期制改革,推动教育干部队伍“能上能下”,深入落实各中心学校辖区内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每年安排不少于总数5%的教师在本中心学校辖区内交流轮岗。鼓励支持区直属学校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考核合格者,在评先评优、考核激励等方面给予倾斜。三是加强农村教师培养。统筹区内教师使用,继续加大对东山、越州、茨营及城郊教师配置支持,成立初中和小学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共同体,根据生源变化促进教师在小学、初中、高中等学段间交流,鼓励师范生到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村寄宿制学校开展教学实习研修培训,优先支持艰苦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着力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
四、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积极推进全区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加快数据资源、软硬件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基本做到互动直录播教室全覆盖,实现线上教学教研、校本资源、校园视频监控等“一网统管”;完善各校师生线上教学,教研共享交流的机制,以同步课堂、公开课、在线答疑辅导等方式,将优质教育资源精准滴灌到农村学校。充分发挥优质名师教研基地作用,构建教育资源中心,丰富在线教育资源,通过教育数字化弥补师资、课程资源不足等短板。
五、探索小规模学校特色教学。
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突出“一校一策”,采用更加灵活的教育教学方式,加强个性化教学和针对性辅导,开展小班教学、微班教学实践,注重劳动、法治、安全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充分发挥农村寄宿制学校全天候育人和乡村独有的教育资源优势,合理安排学生在校时间,组织好以农耕、传统民俗文化等为主的课后服务或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充裕的课余时间,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六、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登记制度和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制度,改进并落实留守儿童的各项关爱政策。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强学校及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建设,通过集体生活和文体活动减少留守儿童的孤寂感,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配合家庭、社区做好留守儿童的安全保障工作。
感谢你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政府
2024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