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曲靖市麒麟区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 信息来源麒麟区政府办公室
  • 文  号
  • 索 引 号
  • 发布时间2019-02-25 17:01
监督索引号:53030219000010000
--2019年1月15日在曲靖市麒麟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曲靖市麒麟区财政局局长  顾宝祥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作麒麟区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查!
一、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383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195920万元的104.04%,比年初预算数224600万元减少20768万元,比上年决算数213959万元减少10127万元,下降4.7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66574万元,增长57.27%,比重为81.72 %;非税收入完成37258万元,下降65.5%,比重为 18.28 %。按征收部门分,税务完成175610万元,财政完成28222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94027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445534万元,上级专款支出4849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445659万元(仅区本级)的99.97%,比年初预算数437583万元(仅区本级)增加7951万元,比上年决算数501501万元减支7474万元,下降1.48%。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832万元,加上级各项补助收入260218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119500万元,调入资金93946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调入35000万元),收入总计677496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4027万元,加上解上级支出63969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119500万元,支出总计677496万元。实现收支平衡。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停征坝区耕地质量补偿费政策影响,上年坝耕费入库8.17亿元,并全部列支补助给项目单位。剔除这一因素后,去年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3.22亿元,支出为41.98亿元,同口径相比,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4.16%,支出同比增长17.67%,实际收支均呈现正增长态势。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6453万元,完成人代会批准的预算数42645万元的132.38%,比年初预算增加13808万元,比上年决算数19858万元增加36595万元,增长184.28 %,加上级补助收入4057万元、上年结余6368万元、专项债券转贷收入23800万元,收入总计90678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5365万元,完成人代会批准的预算数42645万元的82.93%,比年初预算数42645万元减少7280万元,比上年决算数24201万元增加 11164万元,增长46.13%,加调出一般公共预算350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8800万元,支出总计79165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11513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66万元,完成人代会批准的预算数329万元的80.85%,比年初预算减少 63万元,加上级专款收入5488万元,收入合计5754 万元;支出完成5754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266万元,上级专款支出5488万元),完成人代会批准的预算数329 万元的80.85 %,比年初预算数329万元减少19.15%。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25791万元,完成人代会批准的预算数127686万元的 98.52%,比上年决算数146910万元减少 21119万元,下降 14.38%,加上级补助收入34589万元,收入合计16038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02921万元,完成人代会批准的预算数104123万元的 98.85%,比上年决算数127451万元减少24530万元,下降 19.25%,加上解上级支出33847万元,支出合计136768 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 23612万元,加上年结余103710万元,年终滚存结余127322万元。
以上执行情况均为初步结算数,待上级财政批复后,再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2018年财政结算变化情况。
二、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
(一)全区政府债务限额情况
2017年底麒麟区政府债务限额234600万元,2018年7月市财政局增加专项债务限额15000万元,调增后,2018年底麒麟区政府债务限额249600万元。
(二)全区债务余额情况
2018年全区政府性债务余额为221085万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为210010万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余额为802万元;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余额为10273万元。
(三)争取政府债券资金情况
2018年共争取云南省财政厅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资金、再融资债券和新增债券资金共计143300万元,并于2018年3月底,将麒麟区存量债务全部置换为政府债券。
三、2018年全区财政工作情况
2018年,面对更加严峻复杂的整体环境,全区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和财政工作目标,围绕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目标任务,切实强化收入征管,努力保障重点支出,大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用尽千方百计、说遍千言万语、克服千难万险,促进财政收支平稳运行,全力以赴保障全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以滚石上山的耐心抓实财政收入
1.抓税收征管,提高收入质量
一是科学研判,细化责任。围绕年初目标任务,做好全年财政收入的预期管理,科学制定增收计划,找准麒麟区增收短板,明确财政、税务部门的工作职责。二是部门协调,形成合力。深化财税部门协同配合,迅速分解部署工作目标,压实征管责任,将全年目标细化分解到财税各部门,将部门工作目标细化分解到各业务科(室),将各科(室)任务分解到人、到季、到月,定期组织财税联席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收入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做到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同时,按照财政部收支真实性核查相关要求,查问题、“挤水分”、炼真金,杜绝虚增空转现象。三是强化宣传,应收尽收。针对2018年的新形势、新政策、新措施,由税务部门组织开展税收政策进企业、进社区宣讲,营造良好氛围,争取更多支持,提高征收效率。加强对税收支柱行业的监控,同时抓好零星税源和小税种的征管,严格落实重点税源的年度税收计划,及时掌握税源动态,确保应收尽收。
2018年,完成税收收入166574万元,同比增长57.2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1.72%,财政收入质量不断提高。
2.争上级补助,解决基建难题
主动向上对接,跟踪掌握上级政策动态,积极筛选包装项目,争取上级资金补助。2018年,在公共安全、教育事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节能环保、农林水事业等方面共争取上级资金94738万元,为全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3.拓融资渠道,力保项目建设
一是发挥国有平台公司融资职能。持续推进27家区属国有企业实体化、规范化发展,区工投公司2A信用评级40.75亿元资产调转有序推进。严格规范融资举债行为,加快推进企业债、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模式,大力发行专项债券、定向私募债,全年累计筹资43.43亿元,有效保障资金运行调度和项目推进。二是规范运用PPP模式。深入开展自检自查,细化项目入库标准,强化动态管理和定期评估,确保建设项目执行不走样。截至12月31日,麒麟区进入到云南省财政厅PPP综合信息平台系统的项目共有6个,全部通过审核,总投资金额395021万元,有效缓解区级财政的支出压力,对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4.强财源培植,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措施,降低企业税费成本,激发市场活力。二是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推进政银企合作,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开办“小微企业培育贷款”业务,降低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有效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三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基础财源,围绕工业项目壮大主体财源,围绕工业园区建设培植后续财源,围绕服务业发展选育新兴财源。
(二)以矢志不渝的初心保障财政支出
在整体收入减少的前提下,优先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支出作为优先保障对象,按照上级关于“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工作要求和区委、区政府关于保障重大项目、重大决策的客观实际,不忘财税为国聚财、为民理财的初心,全力以赴保障全区工作正常开展。
1.保工资情况
2018年,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保障到位,全年共通过财政工资统发系统发放人员工资113081万元。
2.保民生情况
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年共拨付各类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社会救助资金93362.68万元。二是进一步落实就业创业相关政策。全力支出“双创”工作,发放各类贷款资金33855.14万元,发放再就业资金1200万元。三是进一步加快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共拨付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资金3140.75万元,开展四类十一项服务。四是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均等化。全年共拨付各类教育经费111517.86万元。五是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农林水重点项目支出3848.66万元,为“绿色食品牌”打造、非洲猪瘟防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河长制实施等提供坚强保障;各项惠农补贴发放4869.91万元。
3.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情况
在保障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压缩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2018年,全区“三公”经费支出2221万元,同比降低19%。
(三)以滴水穿石的恒心推进财政改革
1.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一是预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2018年,预算编制内容更加细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全部细化编列到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还同时按照经济分类科目编制,基本支出细化到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预算编制内容更加充实,一般公共预算将预计的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政府转贷债券等纳入预算;预决算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在规定的公开时限内按要求在省财政厅网站及区政府信息公开网站进行双公开;起草出台《中共曲靖市麒麟区委 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实施意见》(麒发〔2018〕17号),为麒麟区财税体制改革指明方向。二是国库改革成果显现。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运行稳定,财政、人行、商业银行相互协作,电子化支付系统实现“无纸化”支付。进一步规范财政专户管理,对各镇、街道银行账户进行清理归并,对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实行年检制度,加大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利用监控平台实行“双审核”制度,有效防范财政资金支付风险。三是绩效管理有序推进。认真贯彻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首先对财政扶贫资金实施绩效管理,对全区17个部门的67个项目共50475.02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从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三个方面进行绩效目标评审。
2.国有企业改革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健全改革制度,逐步形成“1+N”制度体系,为国企改革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全力推动改革事项,狠抓改革落实。制定《麒麟区国资委出资人监管权力和责任事项清单》,理清出资人职责,探索实施以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启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调动企业管理者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区属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国有企业重组整合,麒麟区融资担保公司和麒麟区开发投资公司已完成合署办公,推进国有企业集团化运营;逐步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范围,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企业增加到14家。三是国有资本收益收缴更加规范,应交利润申报比例提高至20%,通过规范申报程序、明确收缴范围,有效督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国有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通过“测验”
按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方案,2018年麒麟区累计投入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资金8388万元,试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并于2018年4月通过了财政部的阶段性审核,将在下步工作中为全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发挥重要作用。
(四)以长风破浪的雄心打好三大攻坚战
1.打好风险防控攻坚战
一是做好全区政府性债务监控。持续摸清全区政府性债务动态,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减存量、控增量,严防新增债务,降低债务风险。二是督促债务主体细化偿债计划,落实债务预警机制,确保不出现债务违约,2018年化解政府隐性债务4.5亿元。三是探索建立防范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在所有区直部门和区属平台公司、国有企业建立债务责任清单,督促提前落实还款来源,进行债务周期管理,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债务风险防控从“治标”向“治本”发展。
2.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是建立“一把手”负责制,明确财政部门及资金使用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各分管“一把手”对分管领域负责、科(室)“一把手”对自身业务负责,认真扎实抓紧抓好扶贫资金监管工作。二是实行乡级报账制,全过程全覆盖强化对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三是每月定时汇报上月资金使用、监管情况,解决扶贫资金大额滞留、不及时拨付以及有扶贫资金无项目等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四是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财政扶贫资金监管使用工作,提高基层扶贫资金专管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办理水平。五是加强信息公开,将项目情况及时录入监测系统,提高对扶贫资金和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截至2018年12月31日,2018年共收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211.11万元,支出6170.56万元,已全部拨到各相关镇(街道)。区级扶贫资金结转结余资金33.19万元,结转结余率0.53%,控制在8%以内。
3.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认真落实环境保护“费改税”政策。加强部门沟通协调,推动推动建立多部门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机制,对排污单位进行全面梳理和清查,全面掌握纳税人情况,有效发挥税收“杠杆”调节作用,倒逼产业转型,保护生态环境。2018年,全年征收环保税566万元。二是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投入。坚决打好蓝天、水资源、土壤保卫战,全年投入2709万元用于大气污染防治、投入4000万元用于水污染防治、投入458万元用于土壤污染及其他污染防治工作。
(五)以踏石留印的决心厚植财政监管
1.严格资金监管
将基层财政所业务联审互查及2018年“三大检查”工作与盘活存量资金清理检查、部门决算真实性核查、乡镇财政专户清理整顿检查、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同步协作检查,减少重复检查,财政监管由单项检查向综合监管、系统监管过渡。
2.推进国有资产监管
一是进一步理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明晰各方工作职责和关系,完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体系。二是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关系,明确内部协作机制、从“入口”到“出口”全过程以及收益管理等诸方面的协同配合关系,规范资产管理工作流程。三是进一步强化资产使用的日常、动态跟踪管理。把住“入口”关,严格资产采购审批;守住“出口”关,公开处置流程,严防资产浪费和资源流失。四是进一步摸清家底。完成全区379家行政事业单位到2017年底的资产清查工作,解决部门单位过去资产账实不符、账账不符等问题。五是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和运行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促进资产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由分散管理向统筹管理转变,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采购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截至2017年底,全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444251.85万元,其中:流动资产202106.00万元,占比45.49%;固定资产225053.75万元,占比50.66%;无形资产7898.59万元,占比1.78%;在建工程2536.28万元,占比0.57%。行政单位国有资产129555.58万元,占比29.16%;事业单位国有资产314696.27万元,占比70.84%。全区行政事业性负债102901.16万元,其中:行政单位 41950.39万元,占比40.77%;事业单位60950.77万元,占比59.23%。全区资产负债率为23.16%。
截至2018年底,区国资委统计的27家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合计203723.81万元,实收资本148044.22万元,其中: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10家,注册资本150,273.10万元,实收资本95113.51万元;非有限责任公司国有企业7家,注册资本1929.24万元,实收资本1929.24万元;国有独资公司10家,注册资本51521.47万元,实收资本51001.47万元。纳入监管统计的27家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712095万元,同比增长17.97%;所有者权益总额181046万元,同比增长2.17%。
3.规范政府采购监管
区直各部门凡需进行政府采购项目的单位,必须将采购事项编入年初部门预算或在年度中追加的政府采购调整预算中,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制度规定执行;采购过程中,公开采购制度、采购程序、采购结果,全面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水平,着力培育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
全年共组织各类招投标120次,支付采购资金9417.98万元,节约资金618.83万元,节约率为6.17%。
全年共组织集中采购20次,其中:公开招标13次,竞争性谈判6次,单一来源1次;共完成采购金额3075.23万元,节约采购资金138.84万元,综合节约率达4.32%。
4.切实加强票据监管
对2017年度使用的财政票据进行清理、审核,共核销辖区内161家财政票据使用单位的手工票据12352本、电子票据785960份。严格票据领取日常管理,执行财政票据“计划领用、核旧领新、票款同行”制度,以确保财政票据的使用安全和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2018年麒麟区财政整体运行平稳,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是财政平衡难,整体收入降低,但全区支出压力,特别是刚性支出压力增长迅猛,造成财政整体收支平衡难度极大,收支矛盾剧烈。二是预算执行差,部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理念不牢固,在资金使用上缺乏效能。三是运行风险大,隐性债务和平台公司债务存量大,化解难度高,容易对全区财政运行产生影响。
四、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19年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字当头,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现代财政制度,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财政资金,强化“三保”支出保障,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探索实施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围绕上述思路,充分考虑影响财政收支的各种因素,2019年全区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建议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草案
2019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建议安排209900万元,比上年快报数增长3%,加上级各项补助收入239543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800万元、调入资金128912万元,收入总计579155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建议安排512923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421923万元,上级专款支出91000万元),比上年快报数增长3.82%,加上解上级支出65432万元、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800万元,支出总计579155万元。收支平衡。
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重点是:一是对2019年政策预期已较为明确的新增支出预留必要的支出预算,安排基本支出307853万元,做到基本支出不留硬缺口。二是安排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等基本民生资金69567万元。三是安排预备费5000万元,偿债资金11296万元,镇(街道)体制补助经费6300万元。四是安排失地农民保障金借款 44000万元,列支刚性项目及工作经费38154万元,列支预计上级专款91000万元。五是列收列支安排非税收入成本12400万元。六是压缩一般性支出,合理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草案
2019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建议安排59200万元,比上年快报数增长4.86%,加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36000万元、上年结余11513万元,收入总计106713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建议安排59200万元,比上年快报数增长67.39%,加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支出36000万元,支出总计95200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11513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2019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建议安排350万元,比上年快报数增长31.58%;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建议安排350万元,比上年快报数增长31.58%。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19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建议安排132001万元,比上年快报数增长5%,加上级补助收入36533万元,收入合计168534万元。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建议安排113941万元,比上年快报数增长11%,加上解支出38205万元,支出合计152146万元。收支相抵本年结余16388万元,加上年结余120479万元,年终滚存结余136867万元。
在2019年预算年度开始后、区人代会批准预算之前,为保障全区人员工资发放和正常工作开展,区财政已将上年度结转的支出、保工资、保运转基本支出提前下达各部门。
五、2019年财政工作主要措施
(一)稳字当头,加力提效,稳步增加财政收入
1.全力以赴抓税收征管
一是抓科学研判。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全年财政收入总体水平的提前研判,正视“三期叠加”带来的税收收入下滑问题,正确估算国家“营改增”、减税降费政策、个税改革等造成的影响,科学制定全年目标计划,继续以务实的作风抓好全年税收征管,继续压实财政收入、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力争实现全年工作目标。二是抓好税收征收。细化部门责任,利用涉税信息共享平台,探索税务“大数据”的管理和应用;更加注重税收信息积累,在把住数据质量关的前提下,融通信息“孤岛”,形成数据合力。以数据信息为基础,加强对重点税源的跟踪,持续关注传统优势产业税源的生产经营和资金流动情况,做好小、散、弱税源的摸底统计,抓大不放小,确保应收尽收。三是抓税种管理。开展增值税发票风险管理专项督察,严防虚开增值税发票,做到“以票控税”;开展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清查工作,进一步拓宽涉税信息采集渠道,做到“以地控税”;密切关注企业产品购销、增资扩股情况,确保印花税及时足额入库。四是抓税务稽查。强化部门信息共享,加大虚开发票案件查处力度,适时进行案件曝光;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加快重点检查力度,适时开展定向随机抽查。加大欠税清缴力度,严格控制新欠、大力压缩陈欠,宣讲欠税公告、税收“黑名单”、信用等级等制度及影响,引导企业自觉缴清欠税。
2.积极拓展非税增收空间
一是盘活城市资源,规范市政公共资源管理。全面准确地清理统计掌握全区城区市政资源,建立统计台账,划清市区两级资产范畴;对全部市政公共资源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经营权及相关收益进行清理,按照上级相关要求进行有偿使用;市政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统筹用于市政公共资源建设、维护和管理支出。二是规范非税收入征缴。加强财政票据的领取、使用、核销等管理工作,探索开展对垄断性公共资源收入、行政性垄断性经营服务收入等方面的监管,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利息收入的征缴,深挖增收潜力;严防行政事业单位巧立收费名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人情收费等问题,遏制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违纪行为发生,做到应缴尽缴,依法收缴,票款分离,收支分离。
3.加大向上争取力度
一是完善项目库建设,努力增加项目储备。建设重点项目库和项目储备库,项目库实行常年筛选、滚动储备,紧密结合上级政策,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出发,择优选择一批有优势的项目进行包装上报,做到项目之间相互配合,在全市乃至全省的项目申报上形成强大竞争力。二是加强政策研究,及时对接掌握上级政策动态,把握投资方向和重点,强化信息沟通,争取更多项目、政策资金。
(二)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增强预算执行效能
1.千方百计保障“三保”支出
继续将“三保”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严格按标准执行中央和省定工资、津补贴政策,确保各项工资性支出及时足额兑现,不出现拖欠财政工资发放的情况;深入开展“吃空饷”专项检查,严禁以任何形式增加或违规发放津补贴。秉承“过紧日子”、“勤俭节约、合理保障、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原则,参照上级测算的机关事业单位机构运转经费保障标准,合理确定保障全区机构运转经费,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严格按照中央和省级有关民生政策规定的保障范围和标准执行民生保障政策,优先保障基本民生政策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
2.全力支持区级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处置盘活国有资产、土地出让收益、统筹安排存量资金、争取上级债券资金等方式筹集资金;加强沟通汇报,争取项目扶持。全力支持麒麟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独木水库周边环境整治、脱贫攻坚、“三联三争”活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等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开展。二是加快资金拨付。优化对重点项目、重点工作资金拨付流程,增强服务意识,加强部门沟通协作,督促主管部门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前做好资金请拨的各项准备工作。三是保障资金安全。严格按照资金监管要求,既及时支付工程项目资金,同时也坚决严格审核,确保手续齐全,程序合法,资料充足,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做到既保障资金需要,又保证资金安全,防止损失浪费。
3.合理控制八项支出比例
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充分认识财政八项支出对全区GDP的重要拉动作用,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八项支出投入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资金拨付进度,加强责任落实,同时执行上级关于八项支出占比的规定,控制八项支出占比在85%以内。
4.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
一是完善预算管理,加强预算执行,加快支出进度。根据工作和项目计划,做好前期准备,按年度预算安排和项目实施进度编制分月用款计划,及时提出支付申请。统筹盘活存量资金,对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一律收回统筹使用;对不足两年的结转资金,也可按规定用于其他急需领域,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按规定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资金支持的领域。二是加强财政支出监管。进一步细化财务公开内容,提高支出透明度,发挥人大、审计、财政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外部财政监督水平。三是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明确“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对部门资金支出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对绩效评价结果靠后的部门,核减下年度预算资金,对财政资金发挥效益低下的项目,适当降低资金投入力度。
(三)精准发力,聚力攻坚,继续打好“三大战役”
1.聚焦“开前门、堵后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一是强化政策研究和项目支撑。立足区情实际,争取多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棚改专项债券、有收益的学校医院专项债券等合法合规的专项债券,满足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二是做好源头管控。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制度,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规范、合理、有效地运用PPP、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投资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坚决遏制违法违规举债,继续整改违法担保,纠正不规范的融资行为。三是督促债务单位主管部门和融资平台公司按照债务化解方案,完善统计报告和动态监控机制,加强债务风险防范。四是积极开展存量债务转化工作,拓宽风险化解渠道。
2.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一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配合制定麒麟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推进麒麟区高原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建设,加大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力度,以“厕所革命”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脱贫攻坚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二是落实财政精准扶贫政策,创新资金使用机制,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更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动补助等方式,增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建立财政扶贫资金常态化监管机制,结合财政部扶贫资金绩效管理系统,对扶贫资金实施全面绩效管理。三是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集中发力补好短板。重点支持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贫困人口就业,提高脱贫质量。
3.聚焦产业调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以推进“农旅文融合示范区”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合理规范工业园区建设规模,做好水源地保护、大气保护工作。二是以环保税征管推进重点防治,建立正反双面反馈制度,提高环保违法成本,奖励遵纪守法企业。三是增加环保专项投入,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基础。
(四)健全制度,狠抓落实,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1.建章立制规范流程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结合上级政策,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国有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完善配套措施,逐步建立相对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二是加强管理。统筹协调财政与主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减少不必要的资产管理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完善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健全全过程监督制约机制,促进资源合理化配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2.强化管理,狠抓落实
督促国有资产监管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并把国有资产实物管理、财务管理、产权管理等工作纳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建立并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等有效结合的机制,把资产管理作为预算管理的延伸和基础,采购管理、预算管理作为加强和规范资产管理的有效手段。
(五)深化改革,补齐短板,培植良好经济生态
1.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一是深化预算绩效改革。采取有力措施,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逐步覆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所有资金和项目,研究推进政府债务、PPP模式、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绩效管理。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结果各环节,构建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监控、事后绩效评价“三位一体”的绩效管理闭环系统。加强绩效结果应用,提高绩效管理的权威性和刚性约束力,对预算绩效管理履职不到位和低效无效问题严重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紧跟全市绩效改革步伐,及时出台绩效管理规范性文件,促进部门或单位更好地履行职责;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让绩效理念深入人心、让绩效管理人员熟知政策、知行合一。二是规范地方财权事权划分。理顺区乡两级财权事权,使财权与事权相匹配。三是推进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落实中央关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督促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认真学习,全面掌握改革内容,提高会计水平,逐步实现从“核算型”会计到“参与管理型”会计转变。
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一是立足麒麟区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实际,优化国有资本授权经营机制,推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深入推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促进政企分离、政资分离,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管理模式,帮助国有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二是扩大对区属国有企业的监管范围,对企业的党建、资产、人事、财务、投融资、三重一大等工作进行统一监管,逐步规范管理,发挥集中统一监管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三是贯彻落实上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部署,逐步推动全区国有企业进行整合,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国有资本与其他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促进国有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发挥国有企业经济支柱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四是推进党的领导深度融入公司治理,严格落实重大问题决策前置程序;突出政治标准和专业素养“选”,强化培养锻炼“育”,坚持严爱相宜“管”,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领导人员队伍;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强化考核督促,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国企党的建设质量,将国企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3.深化金融服务改革
一是坚定不移地按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推进金融改革和发展,处理好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的关系,在理念、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二是推进政银企深入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定期组织召开政银企座谈会、融资对接会、项目推介会等,征集、筛选融资项目,优先将信用好、收益稳定的企业推荐给金融机构,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协调、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政银企合作协议,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三是加大非法集资打击力度,规范小额信贷市场,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四是做大做强融资担保公司,提高对中小微企业的担保能力,解决担保难、担保贵的问题。
(六)统筹兼顾,注重实效,构建全新监管格局
1.完善机制,更新观念
一是建立健全大监督机制,在财政监督机构与业务管理机构之间建立高效顺畅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工作协同机制。二是探索建立监督结果运用机制,逐步将监督检查结果纳入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分配的因素范围,作为编制部门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完善实时动态监管机制,逐步把财政监督融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做到资金流动到哪里,监督就跟到哪里,实现对资金运行的实时在线和全过程监督。
2.整合力量,协同配合
一是加强外部协同。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协同工作机制,确保各项监督工作及时到位,避免重复监督检查。利用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专业机构在会计监督和财务审查方面的专业优势,提升财政监督的专业水平。二是加强内部协同。在部门内部形成分工协作、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信息共享、综合治理的工作局面。三是加强上下联动。主动向上对接,加快形成省、市、县三级之间的互联、互通、互补的联动工作机制。
3.提升能力,注重实效
一是健全财政监督机构,充实人员力量。二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能力,提高工作能力,争取人人成为财政监督领域的行家里手、业务骨干。三是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服务作用,综合运用检查、督促、反馈等方式方法,在加强事后监督的同时,突出事前、事中控制,确保财政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各位代表,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力争2019年度财政收支预算和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
         1、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http://www.ql.gov.cn/uploadfile/2021/0525/20210525052818229.doc




监督索引号:53030219000010111
CopyRight 2016-2022 版权所有 |  备案号:滇ICP备05005095号-2 滇公网安备53030202000210号 技术支持: 华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