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麒麟区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开展普法学习活动

  • 信息来源区扶贫办
  • 文  号
  • 索 引 号
  • 发布时间2020-08-07 14:06
麒麟区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开展普法学习活动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麒麟区扶贫办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了集中学习。

        民法典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目标,总结实践经验,适应时代要求,对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与此相关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典,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完备的民事法治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此次普法学习由扶贫办分管陈副主任领学,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订纂修的背景,意义,亮点等几方面进行了生动讲解。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人格权的独立成编。我国制定民法通则时就明确规定了“人格权”,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格权的定义不断丰富,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受到极大关注。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互联网成了一把双刃剑,个人隐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信息泄露引发的电信诈骗,利用互联网侵犯公民名誉权等现象层出不穷,现行法律己不能有效应对。此次人格权编对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民事主体享有的各项人格权进行了明确规范,这意味着民法典的横空出世对老百姓来说不仅仅是抵挡伤害的盔甲,更是奋起反抗的武器。让以人为本真真切切的落实在生活中,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对人格权的保护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次民法典除了人格权独立成编之外还回应了一系列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可以说,这是一部“社会活动百科全书“,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CopyRight 2016-2022 版权所有 |  备案号:滇ICP备05005095号-2 滇公网安备53030202000210号 技术支持: 华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