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以后,为进一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工作,麒麟区乡村振兴局扎实抓好扶贫资金使用及管理,积极探索建立扶贫资产“产权归属明晰、权责义务匹配、运营管护高效、收益分配合理、资产处置合规”长效机制,全面规范和加强扶贫资产管理。
围绕“一个目标”
为进一步发挥扶贫资金项目效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麒麟区围绕“产权归属明晰、权责义务匹配、运营管护高效、收益分配合理、资产处置合规”这一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强化统筹协调,细化工作要求,有力地促进了扶贫资产规范管理上台阶、提水平。
用好“两套系统”
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提供了“扶贫项目管理”、“扶贫资金管理”、“监管评价子系统”等模块,对历年来扶贫资金投入、扶贫项目实施、项目监管评价等提供了有效数据。麒麟区充分运用这一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数据技术支撑,为扶贫资产管理提供了高效手段。同时,麒麟区率先谋划搭建了麒麟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的小程序,让麒麟区扶贫项目资产数字化、信息化、高效化,通过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的小程序能够高效、准确、快捷地对扶贫项目资产进行管理,同时也让扶贫项目管理得到群众的监督,群众通过微信扫一扫就可以清楚的知道该项目的所有信息。
压实三级主责
坚持权责一致,实行区级部门、镇(街道)、村(社区)分别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村级专人负责管理的责任落实体系。区级层面,制定完善相应规章制度,夯实各行业部门监管、指导责任。镇(街道)层面,建立移交资产项目台账,做好信息登记和项目分类,制定本区域资产管理运行、维护、考核等管理办法,明确权责,压实责任。村(社区)层面,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相应台账,明晰本村扶贫资产种类、数量、投资方向和收益概况,做实项目的管护责任和管护措施。
确保四个到位
学习培训到位。为进一步提高各镇(街道)各部门对扶贫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明确职责任务,麒麟区各部门、镇(街道)村(社区)先后开展扶贫资产管理工作培训会10余次。培训明确了资产管理的范围、资产管理的类型、清查核准扶贫资产、界定扶贫资产权属、精准核实登记资产、资产管理的相关职责、工作步骤等内容,为我区的扶贫资产管理清产核资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完成我县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了保障。排查梳理到位。通过扶贫项目大排查清理专项行动,结合扶贫资金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台账,对2013年以来使用各级各类扶贫资金实施项目形成的资产进行分类核查,盘清了家底。确权登记到位。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扶贫资产台账,对历年来形成的扶贫资产进行清产核资、确权登记入账,明确每项扶贫资产的资金来源和数量、建设内容、资产类别、建设时间等基础信息,将扶贫资产分为经营类、公益类和到户类三种,按项目统筹实施主体逐一明确扶贫资产产权归属。公示移交到位。按照“摸底、登记、比对、公示、移交”程序,明确每项资产身份信息,公示公告扶贫资产登记方案、资产归属、收益情况等信息,无异议后移交。(麒麟区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