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麒麟区民政局“四措并举”创新社会组织助力基层治理新途径

  • 信息来源麒麟区政府办公室
  • 文  号
  • 索 引 号
  • 发布时间2020-12-30 16:11
     2020年以来,麒麟区民政局紧紧围绕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实施“三社联动”项目,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一、建基地,搭平台,探索培育发展双模式。建成麒麟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成立了评估中心,按照规范、集成的思路,搭建起了集培育孵化、信息咨询、资源拓展、项目承接、能力建设、宣传推介、展示交流为一体的社会组织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依托基地平台,引进专业团队推行实施3个主题计划、搭建4个平台、开展N个为民服务的3+4+N的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工作模式,探索推行了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集项目发布、社会组织承接、评审、督导、评估的项目管理运行模式。目前,基地引入7名专家学者成立了专家工作室,入驻5家初创型社会组织,培育孵化了1家农村社工中心。
     二、抓培训,打基础,着力培养三支队伍。针对社区干部队伍,开展了2期社区干部社会工作助力基层社区治理专题培训,普及社工知识、传导先进理念、点拨工作方式,讲授具体操作实务;举办了2期职业资格考前培训,培训村(社区)干部等1000余人次,助力全区社工人才队伍壮大。针对社工队伍,举办了10期社工实务技能培训,提升专业社工财务管理、社会工作项目方案设计与管理、社区需求调研等实务操作能力;制定了社工实习生长效学习制度,协助各社会组织招募实习生6名,推介2名优秀社工充实到社会组织。针对社区骨干队伍,以项目为依托,激活和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团队能力建设、咨询协助管理及服务内容讨论等服务,努力实现项目结束,留下好的队伍、好的机制、好的共建共治共享氛围。
     三、抓项目,重实效,力求服务多元突出特色。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施区级“三社联动”项目3个、市级项目2个;争取项目实施省级社区治理试点项目2个、省级社会工作站建设试点项目1个,在居民动员、扶弱帮困、社区民主协商等方面先行先试,取得了一定成效。启爱社工中心在幸福社区实施“协同筑幸、福至千家”幸福小站项目,将党建的规范化与社工的专业化有机结合,打造“1+2+3+N”的服务模式,对辖区内困境老人进行支持性服务。七彩阳光社工中心在文俊学校建立“一校一站”合力监护阵地,搭建“家校社”三合一的校外课堂,关爱留守、流动儿童。上善社工中心联动村组干部、村能人,帮扶陪伴老人,丰富儿童校外活动,在联合村委会探索乡村治理服务;作为麒麟区第一个乡村社工机构,初心社工中心依托东山镇党群服务中心,辐射高家村,链接北京、上海等地基金会资源,开展亲子早教、家庭教育、环境保护等服务,关爱乡村儿童、老年人、妇女,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四、抓督导,优质量,实现全程督导监督与评估。一是发挥专家工作室作用,制定了“三社联动”项目评估评审指标体系,开展了项目评审和中期评估,形成了项目从立项、实施到结项的全程督导监督与评估的质量监管闭环。二是建立“三社联动”项目联席会议沟通机制,通过“社区工作者+专业社工”互动共享形式,开展群众需求多样化服务。三是建立“三社联动”项目走访督查机制,联结社工专家开展“线上+线下”督导服务30余次;由区民政局、基地专家工作室组成项目督查小组,每月对项目实施情况实地走访,及时掌握项目动态,回应政策业务咨询,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建议。

CopyRight 2016-2022 版权所有 |  备案号:滇ICP备05005095号-2 滇公网安备53030202000210号 技术支持: 华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