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麒麟区乡村振兴局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 信息来源区乡村振兴局
  • 文  号
  • 索 引 号
  • 发布时间2021-12-21 17:12

麒麟区乡村振兴局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家强,赢得儿童则赢得未来,儿童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幸福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区乡村振兴局结合部门工作实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云南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曲靖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精神,按照《麒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展目标和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儿童发展道路,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完善保障儿童优先发展、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紧紧围绕曲靖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儿童发展环境,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全面提升儿童综合素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麒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握儿童事业发展的政治方向,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儿童事业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切实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儿童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二)坚持对儿童发展的优先保障。在出台法律法规、制定

政策规划、配置公共资源、部署开展工作中优先考虑儿童利益和发展需求。

  (三)坚持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促进儿童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四)坚持保障儿童全面发展的权利和机会。消除对儿童一切形式的歧视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儿童发展差距,促进各类保障服务均等化发展,保障所有儿童平等享有发展权利和机会。

  (五)坚持鼓励儿童自主参与。尊重儿童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儿童参与家庭、社会和文化生活,创造有利于儿童参与的社会环境,畅通儿童诉求表达渠道,重视吸收儿童意见。

  三、采取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妇女儿童工作是确保社会稳定的一大主题,实施“两规划”更是推进妇女儿童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麒麟区乡村振兴局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成立以办公室主任为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两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和妇女儿童工作领导小组以妇女儿童维权工作,改变妇女儿童生存状况,预防和减少家庭暴力为目标。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高度重视宣传舆论工作通过宣传媒体、网络、召开各类会议、开展活动等形式、构筑多层面的宣传平台全方位开展宣传通过召开各类会议向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宣传借助“少生快富”工程实施使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母亲安全”的进步观念成为全体干部的共识使性别意识逐步进入决策层通过媒体网络向社会和妇女儿童宣传提高妇女儿童自我发展和自我保护的意识通过培训学习向妇女儿童工作者进行宣传提高做好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开设“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讲座举行报告会、知识竞赛悬挂墙体条幅制作宣传板报、图片漫画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开辟妇幼保健和教育专栏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男女平等”、“儿童优先”和妇女儿童规划促进全社会形成共识。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男女平等、儿童优先的社会主流意识不断强化,利于妇女儿童发展的社会氛围得到进一步优化。

  (三)着力促进妇女儿童权益的最大化,实施维权保障工程。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对有关妇女儿童法律知识的教育活动使单位全体妇女职工及职工家属切实行动起来进一步履行了维权行为把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提了一个高度统一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实施教育帮扶行动加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救助工作力度开展“阳光助学工程”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贫困造成失学、辍学组织发动各单位和各部门对贫困儿童进行一对一的包保落实包保责任注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效努力缓解贫困妇女儿童的困难程度减少贫困儿童数量。完善定户、定人的教育精准帮扶体系,对脱贫户子女从入学到毕业就业进行全程资助、全程扶持。

  (五加强对妇女劳动技能的培训大力实施“巧媳妇”工程充分整合各类优质培训资源,积极开展以民族特色刺绣、蚕桑养殖加工、特色手工艺品编织等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合作社成员掌握了1至2项脱贫致富技能,由“门外媳妇”变成懂技术会操作的“巧媳妇”。同时,根据企业阶段性、季节性务工需求,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安排到企业务工,实现妇女持家挣钱“两不误”。以“巧媳妇”合作社建设为抓手,将女党员、女干部、好媳妇、巧媳妇组织起来,推动农村妇女特别是贫困妇女实现居家就近就业,制定“巧媳妇+”品牌发展计划,指定专人负责“巧媳妇+”工作,做好服务,加强联系指导,创建“巧媳妇+蚕丝加工”“巧媳妇+民族特色刺绣”“巧媳妇+特色农业”“巧媳妇+手工编织”等品牌,有效促进了社会稳定、家庭和谐、群众增收。合作社25名“巧媳妇”以能人、技术帮带的方式,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CopyRight 2016-2022 版权所有 |  备案号:滇ICP备05005095号-2 滇公网安备53030202000210号 技术支持: 华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