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曲靖市麒麟区2025年地质灾害
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部门:
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曲靖市麒麟区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27日
(此文件部分删减)
曲靖市麒麟区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认真做好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曲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做好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及《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结合麒麟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两个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居安思危”的紧迫感,坚决扛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政治责任,切实筑牢地质灾害防治“生命防线”,树牢“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理念,以人民安全为核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依托科技支撑与群测群防,统筹工程措施与生态保护,依法构建长效防控体系,实现风险源头管控与灾害精准防控,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二、2025年地质灾害隐患情况
根据2025年地质灾害统计台账,区域内地质灾害类型涵盖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四大类。经2025年3月至4月开展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完成16处隐患点核销。目前,全区现存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53处,具体构成如下:滑坡31处、崩塌1处、泥石流3处、地面塌陷18处。按灾害等级分:大型2处、中型13处、小型38处。集中分布在东部的断裂带、河谷地带及采煤区,主要涉及东山镇、越州镇、茨营镇、三宝街道、沿江街道、珠街街道、潇湘街道7个镇(街道),具体覆盖30个村委会51个村小组,潜在威胁人口5951人,威胁财产29015万元。
三、防治重点
(一)泥石流重点防治区:沿江街道、珠街街道各泥石流分布区域,着重防护沿江街道大龙村委会大冲沟、孙家凹子沟泥石流。
(二)地面塌陷重点防治区:东山镇各采煤区,尤其是东山镇克依黑上狮子村、结米村、高家村、新村阿楚克、偏坡村、卑舍塘塘子村、独木村高头坝村、独木村撒马必、恩洪村煤炭坡等地的地面塌陷。
(三)滑坡重点防治区:东山镇部分山区及三宝镇、沿江街道、珠街街道东绕城高速沿线,尤其是东山镇上以色村、撒基格村滑坡;沿江街道顾家坡;珠街街道的白石岩、刘家松山;茨营镇蔡家8组滑坡;三宝街道黄旗村委会周旗村小组等滑坡。
(四)崩塌重点防治区:麒麟区沿江街道鸡街村委会鸡街九组大巴山崩塌以及麒麟区珠街街道联合村委会三家村中联路沿线观音阁下方山体滑坡引起的局部危岩崩塌。
(五)泥石流重点防治区:麒麟区沿江街道大龙村委会大冲沟雷家山泥石流。
(六)公路沿线重点防护区:曲陆公路、沾潦公路、曲胜公路、昆曲高等级公路等麒麟段沿线及曲靖东绕城高速公路沿线。
四、重点防范时期
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2025年1至4月气温偏低,降水正常略偏多,其中1、2、3正常略偏多,4月正常略偏少,预计1至2月强冷空气影响频繁,气温波动较大,阶段性大范围低温天气出现的概率大,3月至4月上旬全区将出现一般强度的“倒春寒”天气。2025年麒麟区汛期(5-10月)总降水量接近常年,整体气温正常,预计雨季于5月中下旬开始、10月中旬结束。5月降水接近常年,雨季开始前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主汛期(6-8月)降水接近常年,需防范区域性暴雨及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引发的洪涝及地质灾害;9-10月降水略偏少,后期可能出现高温干旱,且需警惕涝旱急转风险。
各镇(街道)、区直有关部门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及时进入重点防范工作状态,认真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度,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确保安全度汛。
五、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地质灾害发生,成立麒麟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李云杰 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陈真帮 区自然资源局局长
杨 爽 区应急管理局局长
成 员:石洪耘 区能源局局长、四级调研员
余 勇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郑 兴 区财政局局长
蒯大勇 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陈抗勇 区教育体育局局长
沈中伟 区水务局局长
周绍海 区交通运输局局长
刘武强 区民政局局长
保 志 市生态环境局麒麟分局局长
李 文 区气象局局长
毛登云 区政府办督察员
杨玲丽 区自然资源局副总督查(兼)
缪 波 市广播电视台麒麟报道新闻中心主任
王如斌 东山镇人民政府镇长
徐 靖 越州镇人民政府镇长
刘 静 茨营镇人民政府镇长
李啸林 三宝街道办事处主任
保骏涛 沿江街道办事处主任
朱浩源 珠街街道办事处主任
卢胜江 南宁街道办事处主任
周 楠 益宁街道办事处主任
付溪晶 寥廓街道办事处主任
袁梓涵 潇湘街道办事处主任
孙 楠 白石江街道办事处主任
梁 波 文华街道办事处主任
陶 博 建宁街道办事处主任
缪 宁 太和街道办事处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自然资源局,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杨玲丽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可根据工作需要从成员单位中抽调。领导小组人员如有变动,由成员单位相应岗位人员自行递补,并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不再另行发文。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值班室电话:0874-3298393,柳云(区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科科长),李凌霄(区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科工作人员),李雪龙(区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科工作人员)。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各镇(街道)及区直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特别是各镇(街道)需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管理,认真履行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职能。要制定并完善应急救灾方案,严格执行“四项制度”“三项措施”,将重点灾害区域的监测任务和防治工作细化落实到村(组),明确具体责任人,确保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二)强化宣传教育,提升防灾意识。各镇(街道)及区直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墙报、宣传栏等媒体平台,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的成因、前兆特征、应急防范技巧及防灾基本知识,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坚定战胜灾害的信心,从思想上筑牢防灾减灾的防线,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持续做好“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的填制发放工作,确保“防灾工作明白卡”按灾害点“一点一卡”“避险明白卡”按受威胁群众“一户一卡”精准发放,在汛期来临前送达防灾责任单位负责人和相关群众手中。
(三)强化汛期值班,确保应急联动。汛期是地质灾害高发期和防治关键期,各镇(街道)要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针对辖区内隐患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一旦出现重大险情,第一时间进行妥善处置。气象部门要精准预报、及时发布气象信息,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做好防灾工作。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强预警预报,对全区重点隐患点实施严密监测监控。同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均需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在发生地质灾害时,各部门能够协同作战,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监测人员要增强责任感,严格落实重点隐患点24小时监测制度,一旦发现地质灾害险情和灾害,迅速报告、果断处置,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强化巡查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各镇(街道)及区直有关部门要在汛期前对辖区内地质灾害及灾害隐患点开展拉网式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隐患点,安排专人负责监测,详细做好监测记录,严格执行灾情速报制度。一旦突发地质灾害,第一时间采取必要的“防、抗、救”措施进行处置,并依据险情和灾情等级,按照规定程序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对于重大险情,要迅速组织灾区群众转移,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威胁。
(五)加大执法监督,完善防灾体系。各镇(街道)要加强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地区的跟踪督查,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完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防灾体系。对于修路、建房、矿产开采、采砂石、取土等较大规模人为活动,必须督促相关单位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工程勘察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勘察设计、施工。加强对建设工程或开矿活动堆放的废渣弃土弃石的监测,防止对人员、设施、村庄、农田造成安全威胁。若因违反规定引发地质灾害并造成损失,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六)强化应急处置,提升应对能力。各镇(街道)必须建立和完善全域覆盖、以“群测群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针对已查出的危险点、隐患点,逐点落实防控措施,科学划定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识、制定应急预案,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层层压实责任,完善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制度。一旦出现地质灾害险情,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情扩大,并及时向区人民政府报告。区人民政府根据灾情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若启动,各镇(街道)和有关单位需按照分工要求,迅速开展应急抢险救灾工作,最大程度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各镇(街道)结合实际及时开展隐患点应急演练工作,不断提升全区应急演练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七)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急、自然资源、民政、气象、水利、发改、交通、住建等区直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紧密协作配合,共同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对于因治理难度大或无法治理且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灾害点,要积极动员群众避让灾害,确需易地搬迁的,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易地搬迁,从根本上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