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政府
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29号提案
办理意见的函
刘庭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开展“公园+”消费体验活动的提案》(第29号),交由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做法
近年来,麒麟区始终立足推动乡村文旅不断发展,挖掘具有麒麟特色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以“农”为根基,以“文”为神韵,以“旅”为表达,不断推进农旅文融合发展。
(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麒麟区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沿江街道大龙社区依托麒麟水乡4A旅游景区,采取“党组织+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规划建设“农业产业区、特色民宿区、餐饮服务区、田园体验区、休闲娱乐区、田园景观区”六大产业园区,成功打造大龙田园综合体,实现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模式,先后荣获“云南省旅游特色村”“云南省旅游名村”殊荣。越州潦浒村以陶瓷文化和陶瓷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为依托,大力推进潦浒古镇和乡村旅游建设,入选“中国传统文化村落”“云南省旅游名村”“云南省最金牌旅游村”名录。潇湘升官屯村围绕1200亩食用玫瑰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打造集观光采摘、餐饮民宿、研学休闲等内容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随着乡村振兴深入推进,麒麟区越来越多的乡村文旅共生,农旅康体融合成效明显。
(二)挖掘特色资源,推动农旅文融合发展。一是大力实施“旅游+”“+旅游”战略。高标准推进潦浒古镇、麒麟水乡三期业态、克依黑景区提升、麒麟温泉康养小镇、潇湘升官屯和白冲村等项目建设。二是加快推进景村融合工程。围绕越州潦浒村、三宝五联村、沿江马房村、潇湘升官屯和北冲村、文华丰登社区、益宁花柯社区等乡村旅游和避暑经济,结合“美丽乡村”“绿美乡村”建设,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A级旅游景区、夜间文旅游消费聚集区、精品农庄、等级民宿等特色品牌。三是以避暑旅居为重点,推出了魅力乡村·民俗体验之旅、探寻夏味·都市美食之旅、宜居之城·和美生态之旅、寻觅乡愁·田园风光之旅、非遗传承·沉浸探秘之旅、启润心灵·文化体验之旅、亲子时光·欢乐科普之旅等7条旅游精品线路,以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缺乏系统规划。当前农文旅融合项目普遍缺乏系统规划,导致资源利用不充分、项目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等问题。由于农文旅融合涉及农业、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需要从全局角度进行规划,确保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二)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农文旅融合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撑,包括道路、交通、餐饮、住宿等方面。但当前一些农文旅项目所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影响了游客的出行和体验。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划,一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乱占耕地、破坏环境等问题,也影响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旅融合度低。农文旅融合的核心是将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但当前融合度较低,往往只注重旅游景点的开发,忽视了农业生产的特色和优势。这导致游客对农文旅项目的体验不够深入,难以感受到农业与旅游的良性互动。
三、下一步打算
(一)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是优化交通网络,通过建设和完善乡村公路、拓宽道路、增设交通标志等措施,提升游客的出行便捷性和旅游体验。二是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推进游客服务中心、餐饮住宿娱乐设施等建设,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三是全力推进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新征程。坚持以产业发展型、生态环境型、非遗保护传承型、乡村休闲旅游型等村庄建设为抓手,找准“突破点”、培育“引爆点”,打造一批优质田园综合体、特色农业庄园、生态休闲农庄、家庭农场等,培育发展一批“乡村旅游后备箱”示范基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样板、乡村振兴示范点、文旅特色村镇,努力把东山建设成为生产高效、生活宜居、生态秀美的美丽乡村。
(二)以农业为基础,旅游为手段,实现农业与旅游的良性互动。围绕省市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及建设云南副中心城市要求,加快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大力发展陶瓷文创、绿色果蔬、生态养殖、科普研学等新业态。通过现代有机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文化体验、生态休闲等资源要素植入,推动传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围绕高原特色农业、民族文化和宜居麒麟为核心,挖掘麒麟区乡村旅游资源特色,打造滇东北乡村旅游精品。
感谢你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政府
2024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