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六届人大二次 会议材料(十七) |
监督索引号53030219000010000
曲靖市麒麟区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3年1月4日在曲靖市麒麟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曲靖市麒麟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曲靖市麒麟区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查,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全年预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006万元(自然口径),为预算的101.31%,比2021年决算数(下同)同口径下降2.83%。加上级补助收入305446万元,调入资金129040万元,省转贷政府一般债券收入1600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19万元,收入总计583711万元;预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0000万元,完成预算的95.6%,下降7.25%。加上解上级支出101911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800万元,支出总计583711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2700万元,为预算的132.43%,增长128.6%。加上级补助收入7924万元,上年结余23778万元,省转贷专项债券收入518300万元,收入总计64270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70210万元,完成预算的99.99%,增长1063.58%。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8100万元,调出资金38000万元,支出总计62631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6392万元,按原用途结转下年支出。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31万元,为预算的100%,下降53.02%。加上年结余131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79万元,收入总计272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424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增长415.74%。加调出资金252万元,支出总计1676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053万元,按原用途结转下年支出。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23631万元,为预算的112.7%,增长16.8%。加上级补助收入63310万元,上年结余116053万元,收入总计302994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04093万元,完成预算的99.95%,增长5.2%。加上解上级支出71593万元,支出总计175686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127308万元。
以上预算执行情况均为预计数,待市财政局批复麒麟区2022年财政决算后,部分数据或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财政决算变化情况。
(五)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
全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87.88亿元,其中:政府债务86.77亿元,或有债务1.11亿元。共需偿还到期债券本息4.21亿元,已通过再融资债券置换到期本金1.81亿元,偿还到期债券本息2.4亿元。
二、2022年全区财政工作回顾
2022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面对国际国内经济持续下行、疫情反复影响、市场预期减弱、投资消费需求收缩、大规模退税减税降费的严峻形势,深入把握全区财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求,持续深化财政改革,优化支出结构,深入推进国企改革,盘活国有存量资产,稳妥化解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财政运行基本平稳,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持续强化收支管控,切实兜牢三保底线。一是千方百计组织收入。积极主动研究政策,争取支持,尽最大可能减少因大规模减税退税降费政策对地方财政收入带来的影响,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强化收入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应缴尽缴,全年剔除政策性、一次性减收因素后,收入实现5.3%的增长。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抓住中央及省市政策机遇,紧盯全区中心工作,坚持把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作为增强财力、缓解收支矛盾的重要措施,累计争取资金293554万元,有力支撑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持续优化支出结构。牢固树立过“苦日子”思想,大幅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格执行财政预算审批制度,集中财力保障以“三保”为核心的重点支出,全年预计“三保”支出252206万元,切实兜牢“三保”底线。
(二)持续助企纾困减负,有效夯实税源基础。一是聚势赋能谋发展。积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重点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集群壮大。严格落实民贸民品贷款贴息及农业保险补助政策,全年投入保费补助及贴息资金288.6万元,安排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544.54万元,撬动金融机构新增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14亿元。二是阶段性缓缴特困行业企业职工各类保险。严格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为参保单位减免1232.54万元,缓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437万元,涉及22类行业,缓缴工伤保险5.22万元,涉及10类行业。三是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严格落实国有经营性房产减租政策,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区属国有企业累计减免房租1441.45万元,惠及市场主体712户。四是持续提升金融扶持力度。优化“政银企”协商常态化制度,全力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渠道,通过降低利率、减免收费、续贷展期等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切实为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五是大规模开展增值税留抵退税。全力推进新组合式退税减税政策落实,全口径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177900万元、惠及企业906户,“六税两费”减征614万元、惠及企业2011户,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纳税1243万元、惠及企业185户,新组合式退税减税政策累计惠及全区各类企业3931户。
(三)持续强化民生保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进一步完善财政民生投入保障体系,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一是全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积极落实国家各阶段学生资助政策,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经费保障机制,有力支持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全年教育支出123300万元。二是全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大社保资金投入,共拨付企业先养后退人员养老金1755万元、失业保险基金2985万元;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928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2434万元;大力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共拨付再就业资金5095.61万元。三是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补齐乡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短板,拨付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资金7316.07万元,惠及87.12万人。拨付疫情防控经费5375万元,为全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四是严格惠农政策落实。紧紧围绕“四个一”工作目标,统筹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按时完成平台上线运行。全年通过“一卡通”管理平台发放补贴资金5243.18万元,惠及25.92万人次;导入“一卡通”平台历史发放数据13250.51万元,惠及50.63万人次。全年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3469万元、惠及85735户,发放实际种粮补贴1368万元、惠及61825户。
(四)助推城乡协调发展,夯实共同富裕基础。一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及时下达衔接资金4618.32万元,有效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实施。二是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加大城乡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围绕“绿美城市”“城市大脑”建设,持续推进市政设施建设及城市景观打造,共拨付市政建设资金5370万元、城市管护费12164万元,助推市容环境品质更加优化、管理更加精细化。三是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大“三农”领域资金投入力度,全年下达“三农”项目资金23779.1万元,农林水支出35916.7万元,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四是全面筑牢生态文明保护屏障。围绕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持续加大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全年下达节能环保资金6916.6万元,清退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238.88万元,有力推进城市水体综合治理、河流生态保护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矿山生态恢复等工作。
(五)抓实风险防范化解,严守安全发展底线。一是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严格债务审批,严控新增债务,通过申请再融资债券、安排预算资金等方式稳妥处置到期政府债务,偿还到期债务本息5.8亿元。持续加强专项债券管理,全年共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7个,获得专项债券资金17.98亿元;严格做好国际金融贷款偿还工作,有效维护政府信誉。二是持续强化地方金融机构监管。抓实金融放贷领域日常监管,强化4家小贷公司、2家典当行、1家融资担保公司的常态化监管,全面推进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切实兜牢维稳底线。三是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持续加强会计监管,严格开展联审互查,在全区范围内就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等10个方面进行联审互查,发出整改反馈通知书38份。四是加快“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持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一平台八功能”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抓实财政领域业务专网和相关信息系统安全,全面加强直达资金监管,完善直达资金管理台账,确保直达资金使用符合政策要求,全年123385万元纳入直达资金管理,支出117120万元,支出进度达95%,有效保障资金安全。
(六)持续深化财政改革,增强财政管理能力。一是积极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持续完善“一体四翼”编审体系,规范预算支出管理、严格预算编制管理、强化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严格按照法定时限完成政府预算和全区198家预算单位的预算批复和预算信息公开。二是持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严格落实“财税库银”联系制度,强化与税务部门、人民银行、各商业银行的沟通协作,全力推动乡镇财务合并改革,一级预算单位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对全区29个存量财政专户及其核算的资金进行分析研判,归并撤销账户11个,切实加强预算单位的银行账户管理。三是全面推进国企改革。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市场化转型,实体化运营,规范开展“三项制度改革”,城乡投、工投集团体制机制改革顺利推进,融资争资能力全面提升,共计融资64.34亿元。麒麟职教集团启动整合重组,校企分开全面推进。切实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全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计实有账面数884186.4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160723.88万元、非流动资产716565.41万元)。四是持续深化采购监督。对33次招投标进行有效监管,采购资金达6320.09万元,节约资金323.25万元,节约率为4.87%,确保了办公设备、教学设备、医疗设备、政府购买服务等项目的顺利实施,以“阳光采购”助推营商环境优化。五是推进法制财政建设。全面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人大监督法》等法律法规,及预算审查监督相关要求,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办结人大代表建议4件、政协委员提案3件。按规定报告预算草案、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决算等情况,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服务改革发展,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财政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中央、省市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结果,也是区人大、区政协及代表委员们监督指导、大力支持的结果。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和预算执行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是财政支出保障艰难。因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刚性必保支出需求加大;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面临较大压力,财政运行将持续处于紧平衡、硬平衡状态。二是财政资源统筹力度有待增强。政府“四本预算”还需加强衔接,预算执行约束还不够有力,财政资金和财政资源配置使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债务风险压力凸显。政府隐性债务持续处于高位。各项贷款均已进入偿还高峰期,若出现债务违约,将对全区的融资、举债造成长期影响。四是市区财权事权不匹配。现行市、区城市建管体制,麒麟区承担了建成区内绝大多数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事务管理,加之受现行财政体制制约,上解支出占比过大,加剧了区级财政运行困难。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一)2023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预算编制指导思想: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实,坚决落实区委各项决策部署,主动融入曲靖副中心城市建设,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抓实“六个更好统筹”,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以财源培植为重点,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向好,逐步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预算编制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兼顾,突出支持重点。紧紧围绕现场办公会确定的“三区”发展定位,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全面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财力办大事。坚持量入为出,确保收支平衡。竭力挖掘增收潜力,严守厉行节约各项规定,以收定支,量入为出,坚持预算安排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从严从紧编制“三公”经费预算,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坚持零基预算,深化预算改革。从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细化预算编制,严格绩效管理,切实维护预算刚性和权威性。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建立健全评价结果反馈应用机制,促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防范。妥善处理举债与发展、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切实做好债务风险化解,坚持问题导向,细化防控措施,把各类风险排查到位、防范到位、化解到位,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
(二)2023年全区预算收支安排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及原则,综合研判各种因素,2023年全区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建议如下:
一般公共预算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17650万元,增长48%,剔除上年一次性不可比因素,增长9%;加上级补助收入240716万元,调入资金106354万元,省转贷一般债券收入15580万元,收入总计5803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485000万元,增长1.04%。加上解上级支出789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6400万元,支出总计580300万元。收支平衡。本着“坚持统筹兼顾,突出支持重点”的原则,建议优先落实“三保”支出287405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86481万元、保工资193129万元、保运转7795万元),足额安排债务还本付息资金15926万元,尽力安排刚性必保支出73361万元及其他重点工作支出49148万元,按规定安排其他必要支出59160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98766万元,增长6.54%。加上级补助收入900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12996万元,上年结余16392万元,收入总计23715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87338万元,下降67.15%。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13680万元,调出资金20000万元,支出总计221018万元。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余16136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1260万元,增长99.68%。加上级补助745万元,上年结余1053万元,收入总计305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2553万元,增长79.28%。加调出资金505万元,支出总计3058万元。收支平衡。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36326万元,增长10.27%。加上级补助收入68008万元、上年结余127308万元,收入总计331642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12727万元,增长8.29%。加上解支出78321万元,支出总计191048万元。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余140594万元。
四、2023年财政工作重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实施“三抓三促”主题实践活动的关键之年,在经济复苏乏力、疫情风险长期存在等多重压力相互叠加之下,稳增长、防风险、保稳定形势将更加严峻复杂,财政收支任务异常艰巨,必须重点抓实以下工作:
(一)依法理财稳增长,持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全力以赴组织财政收入。紧紧围绕年度收入目标,提前预判税收形式,扎实做好财政运行监测分析,深耕深挖、发掘潜力,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加强非税收入信息化征管,推进非税收入均衡入库和动态监控。加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管理,促进国有资产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二是积极主动争取资金支持。精准分析研判中央和省市级政策,找准工作结合点、切入点,着力在稳存量、拓增量上下功夫。争取新增债券额度不少于上年度同期规模,重点支持事关全区发展大局的重点项目建设。三是持续加强资金资源资产统筹。清理盘活沉淀在各单位部门的资金、资源、资产,加强对缓拨挪用专款问题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大财政存量结余资金盘活力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固本培元促发展,不断夯实财政增收基础。一是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以先进制造、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强重点领域的投融资规划部署。二是培植稳定持续的税源企业。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各项政策落实,大力支持以先进制造和绿色化工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建设,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支持,拓宽社会融资筹资渠道,增强企业造血能力。三是持续提升国企营收能力。按照“分类归行”的原则,采取委托开发、收购、合并、划转、入股等方式加快推进资产资源整合,充实国企资产规模和资本实力,增强营收能力和融资能力。
(三)厉行节约转作风,切实提高重点保障能力。一是优化支出结构。坚持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原则,健全基本公共服务经费保障体系,支持发展各项社会民生事业,不断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苦日子”要求,持续增强“压、减、控、保”力度,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二是兜牢“三保”底线。坚持从严从紧加强预算管理,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坚决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不断完善民生实事财政保障制度体系和财政投入机制。三是切实严肃支出纪律。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综合运用日常监管、重点监控、联审互查等方式,实行全过程监管,完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资金安全。
(四)突出重点保民生,统筹兼顾推进民生事业。一是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财政衔接资金投入规模。二是支持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地落实。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公益性岗位援助、稳岗补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等政策落细落实,着力支持稳定和扩大就业。三是支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四是支持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有力助推健康麒麟建设。
(五)勠力同心谋发展,不断提高风险管控水平。一是坚决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健全规范举债融资的体制机制。严格债务审批,严控新增债务,坚决遏制各种形式的政府隐性债务增量。实质推进国企实体化转型,强化企业资产负债约束,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质量和效益,用利润逐步化解债务。坚决杜绝各类变相举债行为,及时足额还本付息,全力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二是持续强化地方金融机构监管。抓实辖区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等地方金融机构的日常监管,加强与曲靖人行、曲靖银保监局的沟通联系,增强社会公众对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和鉴别能力,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切实维护金融领域安全稳定。三是用好用活用足专项债。充分利用好全区专项债空间,精心谋划包装申报专项债,全面梳理完善项目库,确保债券申报到位,使用符合规定,真正发挥专项债券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的作用。
(六)改革创新促发展,持续提升财政治理能力。一是持续深化预算及国库管理改革。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建立完善项目库建设、全过程绩效管理、财政支出标准等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实现“预算”到“执行”到“决算”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加强库款与国库现金管理统筹,细化部门预算管理级次,实现改革纵向全覆盖。二是持续推进国企改革。坚持“产城融合、产融互动”的发展思路,稳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产资源配置,推动区城乡投、区工投AA+信用评级。完善国企市场化经营机制,优化资产资源配置,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和经济、社会效益。三是严格落实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相关要求。积极争取市区财政事权体制及增量上解比例调整,申请较为宽松的土地政策,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做好2023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勇于担当,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全力以赴做好2023年财政工作,为新时代麒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
2.曲靖市麒麟区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报告.docx
3.《曲靖市麒麟区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相关名词解释.docx
4.曲靖市麒麟区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的决议.pdf
6.麒麟区2022年政府性债务举借情况及2023年政府债务预算情况.doc
监督索引号530302190000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