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曲靖市麒麟区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 信息来源麒麟区财政局
  • 文  号
  • 索 引 号
  • 发布时间2024-02-07 17:02

监督索引号53030219000010000

 

区六届人大

会议材料十七

 

曲靖市麒麟区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4130日在曲靖市麒麟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曲靖市麒麟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曲靖市麒麟区2023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查,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深刻变化的严峻现实,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化财政改革,优化支出结构,推进国企改革,盘活存量资产,稳妥化解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为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2387万元,比2022年决算数(下同)增长34.9%(受大规模留抵退税因素影响,2022年收入基数较低,剔除留抵退税影响实际下降1.27%);加上级补助收入265768万元,调入资金50953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61111万元,收入总计58021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10638万元,同比下降14.45%;加上解上级支出98899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61990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24万元,支出总计573451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转)6768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4431万元,同比下降22.36%;加上级补助收入6302万元,上年结余43374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05996万元,收入总计33010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66768万元,同比下降53.22%;加上解支出1712万元,调出资金36976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3680万元,支出总计319136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转)10967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016万元,同比增长219.49%;加上年结余119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44万元,收入总计395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2801万元,同比增长118.83%;加调出资金503万元,支出总计330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转)652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38060万元,同比增长16.52%;加上级补助收入69219万元,上年结余124608万元,收入总计331887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17083万元,同比增长12.76%;加上解上级支出81098万元,支出总计198181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133706万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截至20231231日,麒麟区政府债务限额110.63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7.98亿元,专项债务额度92.65亿元(含经开区32亿元及市级12.19亿元)。政府性债务余额111.57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为110.46亿元(含经开区32亿元及市级12.19亿元);政府或有债务余额1.11亿元(或有债务不纳入政府债务限额)。

以上预算执行情况均为快报数,待市财政局批复麒麟区2023年财政决算后,部分数据或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财政决算变化情况。

二、2023年财政工作和落实区人大预算决议情况 

(一)培财源促转型,稳住经济发展大局

一是靠前服务为企纾困解难。不断推进退税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落细落实,在严把增值税留抵退税风险防控关口的同时,确保各类税收政策精准直达市场主体,全年退税0.2亿元,六税两费减征0.5亿元,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纳税0.44亿元,小规模纳税人享受增值税减免2.27亿元,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财税力量。二是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重点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注重项目谋划,申报专项债券项目、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等,动态储备重点项目276个,总投资716.7亿元,其中10个项目纳入省级重大项目清单。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政策,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贴息资金的引导作用,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就业困难群体创业就业,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抓收入控支出,兜牢兜实三保底线

一是全力拓宽聚财之道。切实加强统筹调度,认真落实组织收入各项措施,加强对重点税源及重点纳税户的监管,拓展新的税源增长点,强化稽查清欠清漏,确保税收收入平稳增长,2023年税收收入16.45亿元,同比增43.88;持续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严格落实减征、免征政策,理顺非税收入征管级次,全年非税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6.1%,财政收入质量持续提升。二是积极争资促进发展。坚持把向上争取资金作为增强财力、缓解收支矛盾的重要措施,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26.1亿元、争取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7.34亿元、获批国债资金2.44亿元,为全区财政平稳运行提供了有效支撑。三是竭力兜牢三保底线。切实加大财政统筹力度,在充分挖掘自身财力、做大做强财政收入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年度预算,确保三保支出在财政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优先顺序。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年初预算足额安排三保支出28.74亿元(其中:保基本民生8.65亿元、保工资19.31亿元、保运转0.78亿元)。全区未出现工资拖欠情况,基本民生保障到位,机构运转正常,三保责任落实到位。

(三)惠民生促发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安排民生支出34·1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17%。组织开展重点民生资金专项整治行动,推动惠民政策落实落地。一是全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积极落实国家各阶段学生资助政策,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经费保障机制,有力支持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全年共安排教育支出9.94亿元。为全力破解二孩入学高峰带来的中小学入学难问题,计划投资12.6亿元,全力推进7个中小学及4个幼儿园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5个学校项目建设,累计拨付工程进度款约0.66亿元。二是全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持续保障社保资金投入,全年共发放城乡低保金0.63亿元,安排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1.09亿元,拨付中央就业补助资金0.49亿元。三是全力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补齐乡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短板,全年拨付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资金0.46亿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0.12亿元,惠及87.12万人次。四是助推城乡协调发展。保持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共拨付市政建设资金0.31亿元、城市管护资金0.95亿元。五是持续加大农业领域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年安排农业领域资金2.94亿元保障全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0.53亿元,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实施乡村振兴工程,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风险底线,精准帮扶22人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助力脱贫人口转移就业5803人。六是全力保障惠农惠民政策落实,全年通过一卡通管理平台发放补贴资金2.23亿元,惠及71.62万人次。

(四)防风险除隐患,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一是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建立覆盖地方政府债务借、用、管、还制度体系,按照谁举债、谁负责的原则,压实政府债务管理主体责任,严禁新增隐性债务,不断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控。二是稳妥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积极争取再融资债券额度,积极争取债务展期降息,提前落实偿债资金来源,及时足额偿还到期政府债务本息。全年共化解政府性债务6.08亿元,有效保障到期债务还本付息支出需求,切实防范债务风险。三是强化地方金融机构监管。抓实金融放贷领域日常监管,强化4家小贷公司、2家典当行、1家融资担保公司的常态化监管,全面推进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切实兜牢维稳底线。四是持续强化财政专项检查。以清源行动为抓手,综合运用财会监督、联审互查等方式,持续加强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维持财经秩序,切实推动全区财政健康平稳有效运行。

(五)抓法治强监管,持续深化财政改革

一是积极推进预算公开。提高预算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水平和预算透明度。严格按照法定时限完成2023年政府预算公开和部门预算公开工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让财政在阳光下运行。二是有效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收到上级下达麒麟区直达资金10.16亿元切实发挥直达资金惠企利民作用效果。三是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健全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全过程绩效管理链条,扎实开展绩效目标审核、绩效自评审核、重点绩效评价等工作,不断强化结果运用,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四是全面推进国企改革。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市场化转型,实体化运营,创新融资模式,多渠道、多模式融资70亿元,为重大项目建设、债务风险化解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3年,全区预算执行总体良好,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财政收支总体平衡。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中央、省市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结果,也是区人大、区政协及代表委员们监督指导、大力支持的结果。虽然一年来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财政收入增长基础不牢。全区经济发展处在结构调整期、产业转型期,传统行业发展受挫,新兴产业在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支撑,财源税源结构不合理、不稳定的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可用财力十分有限,刚性支出增长迅猛,三保压力持续增大,统筹发展安全稳定各项工作任务艰巨。上解支出压力巨大(2023年各项上解支出预计高达9.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例达49%),财政紧平衡”“硬平衡特征将进一步凸显债务风险压力空前。政府隐性债务持续处于高位,化解难度不断加大,国有企业受发展空间、政策机遇等多重因素影响,营收能力不足,在融资政策趋紧、渠道收严的情况下,财政金融安全风险更加凸显。针对这些问题,将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逐步解决。

三、2024年全区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一)2024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全会、中央和省市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自觉把两个确立融入血脉、见诸行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集中财力兜实兜牢三保底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认真落实增收节支各项措施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编制原则: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坚持量入为出,零基预算,完善有保有压的预算分配机制,合理安排支出预算规模。优先保障三保支出需求,坚决兜住三保底线。严控一般性支出,从严从紧编制三公经费预算。集中财力保障三区建设、310工程等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统筹兼顾,注重持续。保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一致,与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相衔接,与单位履行行政职能及事业发展计划相协调,与区本级财力相适应,更加注重政策精准、可持续。强化四本预算及各项资金之间的统筹。强化执行,提升绩效。硬化预算约束,规范预算管理,提升财政资金分配透明度。强化部门主体责任,盘活存量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健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机制。守牢底线,严防风险。妥善处理举债与发展、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切实做好债务风险化解,坚持问题导向,细化防控措施,把各类风险排查到位、防范到位、化解到位,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

(二)2024年全区预算收支安排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及原则,综合各种因素现将2024年麒麟区财政预算收支安排建议如下:

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12506万元,比上年完成数(下同)增长5%;加上级补助收入253758万元,调入资金5092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390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6768万元,收入总计52785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435452万元,同比增长6%;加上解上级支出880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4400万元,支出总计527852万元。收支平衡。三保支出预算安排308585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104903万元、保工资194104万元、保运转9578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00121万元,同比增长34.52%;加上级补助收入10000万元,上年结余10967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32400万元,收入总计15348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94014万元,同比下降64.76%;加上解支出144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6100万元,调出资金30000万元,支出总计14155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转)11934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1350万元,同比下降33.04%;加上级补助744万元,上年结余652万元,收入总计274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2206万元,同比下降21.24%;加调出资金540万元,支出总计2746万元。收支平衡。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42549万元,同比增长3.25%;加上级补助收入79590万元、上年结余131564万元,收入总计353703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28544万元,同比增长9.79%;加上解支出83899万元,转移支出717万元,支出总计213160万元。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余140543万元。

四、2024年财政工作重点

2024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奋进新征程推动新跨越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财政工作意义重大,必须重点抓实以下工作。

(一)聚焦产业发展,培育涵养优质税源

一是夯实财源基础。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双轮驱动,积极推进越钢、双友等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推进先进制造产业园、绿色化工产业园建设提速,确保招商引资企业尽快落地生产,尽快形成稳定税收。二是加快培育新兴税源。抢抓国家支持云南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政策机遇,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全力以赴保障信义多晶硅一期项目投产达效,推动麒麟职校打造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装备制造业。三是助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8条措施,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对接,做优住房金融服务,鼓励支持休闲康养、避暑旅居等地产项目开发建设,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四是大力推动区属国有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壮大区属国有集团公司,激发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积极申报AA+信用评级,增强融资能力,扩大融资规模,更好承接各类专项债和基金项目,基本建成具有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和区域特色的国有资本发展新格局,助力全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二)聚焦收入组织提高财政综合实力 

一是加强收入征管。按照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纳入预算、统筹安排、规范管理的要求,全面梳理各类税源,强化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监测分析,加强部门之间协作力度,深耕深挖、发掘潜力,严防跑冒滴漏,严格执行非税收入国库集中收缴制度,加强对收入规模大的执收单位及收入潜力大的项目的监督检查,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把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政策作为对上争取工作的重点方向,认真研究吃透政策、精准谋划项目、主动对接汇报,积极争取最大支持,确保全区各级各部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取得新成效。三是推进财政资源统筹。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对存量资金规模大的部门相应扣减年度预算安排,各单位收支必须依法依规纳入预算管理,在非财政拨款能满足支出需求时,不得再申请财政拨款。加强四本预算的统筹衔接,推动国有闲置资产统筹处置,盘活预留用地存量资源,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切实健全增量资金与存量资金、财政拨款收入与非财政拨款收入的统筹机制。

(三)聚焦收支平衡,提升管财用财水平

一是持续压减非刚性支出。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预算编制过程中,仅将区级重大项目、重点保障支出及急需保障的部门项目资金、工作补助经费纳入预算安排。非刚性需求的区级部门项目资金和工作补助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统一压减20%二是严格三公经费管理。加强对预算单位三公经费支出事项必要性、合理性的审核,强化三公经费执行管理,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三是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格落实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要求,持续清理规范临聘人员,从严控制人员支出。严格执行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实落细三保支出在预算安排及库款安排中的优先顺序;强化三保预算支出动态分析,高度关注工资性支出和民生支出,不断完善民生实事财政保障制度体系和财政投入机制,牢牢守住三保底线。

(四)聚焦民生保障,切实提升群众福祉

一是严格系列民生政策。确保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培训等稳就业政策第一时间落地落实;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城乡低保按时发放,保障城乡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水平、减少城乡贫困人口数量;全面落实二孩、三孩生育支持政策;严格落实优抚对象、退役士兵安置保证制度,增强国防事业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二是支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及时分配下达中央财政义务教育相关补助;加强学校公用经费监管,确保支出规范合理,保障学校正常运转;提升学生资助、家庭困难学补助、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管理水平,避免虚报冒领、骗取套取及违规发放等情况;支持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育硬件条件,合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三是助推健康麒麟建设。支持区域医疗集团建设,不断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及使用效能,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保障功能,促进各类医疗保障互补衔接;提高重特大疾病和多元医疗需求保障水平,提升重大传染病救治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

(五)聚焦重点领域,强化财政资金保障

一是持续促进和扩大消费。全面落实服务企业三项制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打好促消费组合拳,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助力开展清凉曲靖·避暑天堂麒麟系列文旅活动,把游客流量转化为消费体量、经济增量。二是助推省域副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力度,持续提升城市绿化覆盖面,支持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烂尾楼整治保障工作,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预算执行进度,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推进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吸引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三是推动和美乡村建设。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建设水平、治理水平,完善农民增收举措,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

(六)聚焦风险防范,筑牢财政安全底线

一是坚决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充分发挥政府性债务管理委员会职责,完善债务统计工作制度及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对财力统筹、化债进度的监管,精准测算债务率,严格执行化债计划,降低存量债务,做好风险排查、预警和处置,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处置等带来的风险。二是稳妥化解国企债务。坚持政企分开,进一步厘清国有企业债务中的政府支出责任,加强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动态监测,鼓励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推动高息债务置换,降低融资成本,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预警处置和问责机制,压实主体责任,把借、用、管、还贯穿债务管理全过程。三是切实维护财经纪律和秩序。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体系,严格绩效目标管理,完善绩效评价工作机制,加强绩效管理激励约束,强化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紧盯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加强收支真实性管理,坚决遏制挤占挪用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违规新增隐性债务、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等问题发生,不断提高财政运行质量。

新使命呼唤铁肩担当,新征程不容丝毫懈怠。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奋进新征程推动新跨越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做好财政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指导,虚心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建议,以敢闯敢试的冲劲、以奋发有为的干劲、以滴水穿石的韧劲,劈波斩浪、奋勇前行,更好发挥财政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为奋力谱写麒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财政新的贡献!

监督索引号53030219000010111

 

1.曲靖市麒麟区2024年政府预算公开目录.doc

2.曲靖市麒麟区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报告.docx

3.《曲靖市麒麟区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相关名词解释.docx

4.曲靖市麒麟区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的决议.pdf

5.曲靖市麒麟区2024年政府预算公开表.xlsx

麒麟区2023年政府性债务举借情况及2024年政府债务预算情况.doc

7.曲靖市麒麟区2024年政府预算公开情况说明.docx


 


CopyRight 2016-2022 版权所有 |  备案号:滇ICP备05005095号-2 滇公网安备53030202000210号 技术支持: 华海信息